开元盛世的风拂过潼关古道时,张九龄执笔写下这首气象恢宏的奉和之作。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改桃林县为灵宝县,函谷关的夯土城墙在春日下泛着金黄,正是这位岭南才子以文翰侍从身份随驾东巡的时节。
史载玄宗曾命群臣赋《经函谷关》诗,帝王车驾经过这座"丸泥可塞"的雄关时,正值黄河水清祥瑞现世。《旧唐书·五行志》载"开元二十五年,淄、棣等州黄河清",九龄巧妙化用《拾遗记》"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的典故,将地理险隘转化为政治隐喻。那"圣心无所隔"的颂声里,藏着开元晚期"天子巡狩,万国来同"的盛世图景。
关城箭垛上的斑驳痕迹犹述说着秦汉烽烟,而诗人笔下"已复清"的黄河水,恰似一面映照盛唐气度的铜镜。张说在《皇帝马上射赞》中描绘的"廓哉皇度,至教允塞"气象,此刻化作五言绝句里流动的韵律。当御驾仪仗的华盖掠过关楼,这座见证过六国叩关的军事要塞,在九龄诗中蜕变为象征天下一统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