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2025年07月05日

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
紫气尚蓊郁,玄元如在焉。迨兹事追远,轮奂复增鲜。
洞府香林处,斋坛清汉边。吾君乃尊祖,夙驾此留连。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笙歌下鸾鹤,芝朮萃灵仙。
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赓歌徒有作,微薄谢昭宣。

九龄

译文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奉和圣命参拜玄元皇帝庙斋
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
昔日感应国运昌隆,在北山巅建立祠庙。
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
当初如云雷般初建,如今如日月般恒久。
紫气尚蓊郁,玄元如在焉。
祥瑞紫气依然浓郁,玄元皇帝似在此间。
迨兹事追远,轮奂复增鲜。
至今追忆先贤功业,庙宇轮奂更添光辉。
洞府香林处,斋坛清汉边。
洞府旁香林环绕,斋坛边银河清澈。
吾君乃尊祖,夙驾此留连。
我君敬奉先祖,清晨驾车至此流连。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
乐声动人神共鸣,钟声合律度圆满。
笙歌下鸾鹤,芝朮萃灵仙。
笙歌招来鸾凤仙鹤,灵芝聚集众多神仙。
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
曾为百姓谋福祉,岂止追求玄虚道。
赓歌徒有作,微薄谢昭宣。
续写颂诗虽成篇,才薄难报圣明宣。

词语注释

蓊郁(wěng yù): 形容草木茂盛或云气浓郁
玄元: 指老子,唐代尊老子为玄元皇帝
轮奂: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华丽壮观
芝朮(zhī zhú): 灵芝和朮草,泛指仙草
赓歌(gēng gē): 续作诗歌,指奉命和诗
黎庶: 黎民百姓
夙驾(sù jià): 清晨驾车出行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春,唐玄宗夜梦玄元皇帝(老子)降于丹凤门,遂下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长安庙建于终南山子午谷,洛阳庙建于北邙山翠云峰,张九龄此诗正是奉和玄宗《谒玄元皇帝庙斋》之作。

是时大唐正值开元盛世尾声,玄宗崇道之风日盛。庙宇建成之际,紫气氤氲的终南山上,新筑的玄元庙"轮奂增鲜",飞檐映照着盛唐的日光。诗人以"云雷初缔构"暗喻王朝气运,将道观香林与清汉(银河)并置,构筑出人神交融的圣境。玄宗亲谒斋戒的场面,在笙歌鸾鹤的烘托下,显露出"乐动人神"的恢弘气象。

九龄笔下的"芝朮萃灵仙"不仅是对玄宗求仙问道的礼赞,更暗含"福黎庶"的政治理想。末句"微薄谢昭宣"的谦辞背后,折射出盛唐文人以诗赋参与国家祀典的独特文化景观——当律度精严的钟磬声与精妙的赓和诗章共振时,一个王朝的精神图腾便在这文字与建筑的对话中永恒定格。

赏析

诗人以庄重典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皇家祭祀玄元皇帝庙的恢弘画卷。开篇"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二句,暗含天人感应之思,将庙宇的兴建与国运相连。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气象肃穆,有庙堂之音",正指这种将人文建筑与天地秩序相融的笔法。

"云雷初缔构"至"玄元如在焉"六句,通过自然意象的铺陈营造出神圣氛围。云雷象征创世之力,日月暗喻永恒,紫气则化用老子出关的典故,形成时空交错的立体画面。学者葛晓音指出,这种意象组合"将道教玄理具象化,使虚无缥缈的'道'获得可感知的审美形态"。

中段转入祭祀场景的描绘,"洞府香林"与"斋坛清汉"形成地上仙境与天上银河的呼应。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唐诗选注》特别赞赏"笙歌下鸾鹤"的视听转换:"鸾鹤本为仙禽,却因笙歌而降临人间,将道教斋醮仪式的神圣性转化为流动的艺术意象"。

结尾四句升华主题,"福黎庶"与"味虚玄"的辩证,体现盛唐道教"济世利人"的思想精髓。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认为此结句"既恪守应制诗的颂圣传统,又以'微薄谢昭宣'的自谦姿态,完成精神层面的自我净化"。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正如程千帆《古诗考索》所言:"以密丽的意象织就锦绣文章,却在严整格律中透出空灵之气,堪称盛唐宫廷诗的典范之作。"诗人将对道家哲理的体悟、对皇权仪轨的尊崇,熔铸于精妙的艺术形式之中,展现出"道艺合一"的至高境界。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气象恢弘,笔致端凝,以"紫气蓊郁""洞府香林"等仙家意象,勾勒出玄元皇帝庙的庄严妙相。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曰:"典重高华,字字有金石声。'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十字,已尽庙貌千古之致。"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二句尤见功力。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以音律写神韵,不独笙鹤可睹,更觉仙乐盈耳。此等句法,直追《楚辞·九歌》遗响。"

末联"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深得风雅之旨。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阐发道:"由玄理归本仁政,见帝王祀神之真谛。张九龄以庙堂之笔运林泉之思,终不忘'福黎庶'三字,此其所以为曲江风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