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三年冬,唐玄宗东巡洛阳途次陕州,见山河形胜而诗兴勃发,遂作《途次陕州》。时张九龄以中书舍人随驾,奉和此作,笔下既见盛世气象,又蕴宰辅襟怀。
陕州古称"崤函要冲",诗中"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暗合《史记》"山河表里"之喻。玄宗原唱已佚,然九龄和作犹存盛唐气韵:驰道黄尘未歇,天子仪仗已过函关。前旌所指,非独洛阳陌上牡丹色,更见"日月丽天"的王朝意象。
细辨"陈诗问国风"五字,实有深意。开元中期采诗观风制度复兴,九龄以《诗经》采风传统比附圣驾巡幸,将河陕途中的黄土驿道,化作王化天下的文化通衢。末句"光景丽天中"遥应《洛神赋》"荣曜秋菊"之句,然褪尽建安悲慨,独留大唐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