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唐玄宗于兴庆宫龙池畔宴集群臣,见碧波潋滟、楼阁倒映,遂以《龙池篇》为题命群臣奉和应制。时值盛唐气象最隆之际,玄宗新制《霓裳羽衣曲》,兴庆宫中常闻仙乐缭绕。此篇正作于帝王将"龙池"定为皇家圣地的特殊时刻——传说池中曾有黄龙显现,祥云盘绕三日不散,玄宗因之改"五王子宅"为龙池,更亲题《龙池圣德颂》刻石立于水滨。
诗中"天启神龙生碧泉"暗合《易经》"见龙在田"的祥瑞之兆,将龙池与银河相连的想象,实则是呼应玄宗《千秋节》御制诗中"上应天机下法地"的帝王修辞。那"浦上楼台"所指正是沉香亭畔新筑的彩楼,李白曾在此醉赋《清平调》,而"万岁寿图川"的结句,恰与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同呈开元盛世特有的颂圣美学。当时奉和者皆以七律为式,在严格的平仄规范中竞展才思,此篇对仗之精工、用典之隐微,堪称应制诗中的璇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