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洛阳城飘着柳絮,诗人权德舆执笔立于书案前,窗外传来新燕的啁啾。他正为荥阳君苏氏撰写挽歌,羊毫笔尖在青檀宣纸上悬停许久,墨迹晕开如泪痕。这位出身弘农苏氏的贵妇,其家族可追溯至北周名将苏绰,如今却要在二月初九的寒食节下葬。
案头摊开的《周礼》记载着"松萝施于乔木"的婚仪古制,诗人想起苏氏当年嫁入高门的盛况——朱雀大街的迎亲队伍绵延三里,障车文马皆饰以金络。而今妆楼镜奁积尘,庭院里的并蒂桃李竟在去岁严霜中枯萎。第二首"生刍赠"典出《后汉书·徐稚传》,暗喻逝者生前如东汉名士郭泰般德高望重,而"画扇悲"则化用班婕妤《团扇诗》,道尽未亡人的孤寂。
最痛彻的是第三首"泉火灭"之句。唐人葬俗讲究长明灯护佑幽冥,此刻墓道深处的青铜鱼灯终将油尽。诗人想起三日前发引时,素幡如雪漫卷西风,苏氏生前最爱的越窑青瓷在灵车前碎作星芒。末句"潘岳之哀"并非虚指——权德舆时任中书舍人,与西晋潘岳同掌诏诰,此刻他的哀恸,正与当年潘岳为妻作《悼亡诗》时一般无二。
这些诗句后来收录于《权载之文集》卷七,与元稹《遣悲怀》、李商隐《王十二兄悼亡日作》并列为中唐最动人的悼亡之作。北宋《文苑英华》编者曾注:"苏氏卒于贞元十八年,其夫郑氏时任河南尹。"千年后我们仍能从"拱树新茔"的意象里,触摸到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诗人将挽歌投入墓穴时,衣袖沾满露水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