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的江南,正是烟水迷离的时节。张九龄罢相南归,舟行于浔阳江头,见两岸芳林蓊郁,云影天光交相辉映,遂有此作。这位开元名相虽遭贬谪,却在此际与天地大美猝然相逢——那江畔新发的秀木,恰似他未泯的经世之志;流云与朝日的光影游戏,又暗合着庙堂江湖的世事无常。
诗人独坐舟中,但觉"兴来只自得"的幽微情思难以言传。这般的春日胜景,原是贬谪途中不期而遇的馈赠。待到津亭薄暮,落英缤纷坠满客船,分明是盛唐气象在个人命运转折处的惊鸿一瞥。史载九龄南行时"每观景物,辄成咏歌",此诗正是以澄明心境观照天地,将政治失意化入永恒春光的典范。那满船余花,不惟是岭南春色的残影,更承载着诗人"草木有本心"的持守,在千年诗史中始终散发着温润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