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时,诗人独倚孤馆,见庭前木叶萧萧而落,始惊岁序已暗中偷换。此身犹作天涯客,而年华已随南飞雁阵匆匆遁去,遂有"感惜芳时换"之叹。案头烛泪堆红,恰似客子心头凝结的乡愁,层层叠叠,终成"谁知客思悬"的孤悬之境。
忆昔年少,曾效鸿雁逐暖而翔,意气风发如盛唐边塞诗人。而今鬓角星霜暗生,却似老马识途,总向边关凝望——"愁学马思边"五字,实暗含安史之乱后士人普遍的疆土之忧。当时长安文士多有"留滞"之痛,如同被蛛网纠缠的飞虫,纵有机心万丈,终难逃时代巨网的羁绊。
东南望处,烟波浩渺。诗人所想见的江天,非独故乡山水,更是盛唐那个"网罗疏阔"的清明世界。此诗作于大历年间,彼时藩镇割据如棋局,归望之"归",早已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返乡,而是对精神原乡的追索。江天茫茫处,正藏着中唐文人集体记忆里的开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