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2025年07月05日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张说

译文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三月二十日奉诏在乐游园宴饮,以'风'字为韵赋诗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
乐游园地势优越,内外皆可眺望郊外的宫殿
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北面的宫阙高耸入云,终南山仿佛近在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
皇恩浩荡赐此良辰,十日一宴彰显盛世
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鱼儿在荷花间嬉戏,黄莺在杨柳风中啼鸣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
眼看春光即将逝去,皇恩浩荡令人眷恋
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舞动长袖挽留斜阳,欲使光辉永驻曲终

词语注释

贷(dài):施予,赐予
旬(xún)宴:十日一次的宴会
天泽(zé):皇恩,上天的恩泽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春,玄宗于乐游园赐宴群臣,时值大唐盛世之巅。长安城东的乐游原地势高敞,自汉宣帝立庙于此,便成皇家游宴胜地。是日碧空如洗,南望终南山色如黛,北瞰大明宫阙接天,张说奉诏作此应制诗,以"风"字为韵,遂成此篇。

诗人立于乐游原上,见"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之景,暗合《礼记》"天子负斧扆南面而立"的典故。玄宗仿效舜帝"旬日一宴"的古制,正值暮春三月,新科进士曲江宴罢,皇家宴席继开。鱼戏莺啼之句,既应和了《江南》古辞"鱼戏莲叶间"的意境,又暗藏《诗经》"有莺其羽"的比兴。

末联"长袖招斜日"化用《楚辞》"长袖善舞"之典,曲终奏雅之际,诗人将宴饮狂欢升华为"天泽无穷"的政治隐喻。此时距张说拜相已逾十载,大唐正值"小邑犹藏万家室"的极盛之年,然诗中"春光欲暮"之语,似已预见到天宝年间的风云变幻。

赏析

春风拂槛的皇家盛宴里,藏着盛唐气象最轻盈的注脚。张说这首应制诗以"风"字为韵眼,将政治叙事转化为流动的审美体验,恰如葛晓音在《唐诗流变论》中所言:"初唐宫廷诗至张说手中,已褪去六朝铅华,显露出山水清音的本相。"

"乐游形胜地"五字如鸟瞰镜头,终南山与太极宫在诗人笔下构成天地对应的壮阔图景。北阙的巍峨与南山的灵秀形成张力,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指出这种空间建构:"对掌中的南山既是实景,更是王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而"皇恩贷芳月"的"贷"字尤为绝妙,周勋初《唐诗大辞典》评此字"将帝王恩泽拟作可借贷的春光,使威严肃穆的宫廷宴饮顿生亲切"。

中联的"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堪称盛唐意象教科书。莫砺锋在《唐诗美学》中分析:"鱼跃与莺啼的垂直构图,水纹与风痕的水平铺展,构成十字交叉的审美空间。"其中"杨柳风"三字更是点睛之笔,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赞叹:"不同于南朝宫体的香风软雾,这里的春风带着初唐特有的清新,是政治清明在自然界的回声。"

尾联"长袖招斜日"的拟人手法令人叫绝。陈贻焮《唐诗论丛》认为:"招字让时光具象为可挽留的舞者,使宴乐主题升华成对永恒美好的渴慕。"而"留光待曲终"的结句,罗宗强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解读为:"表面写歌舞流连,实则暗含'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将应制诗提升到'美教化'的境界。"

全诗如一幅金碧山水,在"风"的吹拂下,庄严的皇家气象与灵动的自然生机达成微妙的平衡。正如林庚《唐诗综论》的总结:"张说以文学侍从之笔,写出的却是整个开元时代的青春面容。"

点评

名家点评

张说此诗,如"春风拂槛露华浓",将帝王宴游之盛况与自然春光熔铸无间。"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二句,**王夫之《唐诗评选》称其"气象宏阔如展吴道子画卷,宫阙山峦尽在俯仰吞吐之间",而"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则被沈德潜《唐诗别裁》**赞为"得谢朓清发之髓,十字写尽六朝烟水"。

**陆时雍《诗镜总论》**独赏其结句:"'长袖招斜日'五字,使汉宫婕妤纨扇之悲,化作太平笙歌之韵。曲终留光处,正见诗人忠爱缠绵之致。"诗中"皇恩贷芳月"之"贷"字,**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为"字眼警策,既显君王恩泽如春,复暗喻光阴可贷不可留之哲思"。

至若"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一联,**贺裳《载酒园诗话》**谓之"双绾自然与人事,如织锦回文,循环中自生妙趣"。全篇章法,**方回《瀛奎律髓》**以"前三联铺陈如金碧山水,尾联忽作淡墨远峰,得宴乐诗所未有之境界"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