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长安城,唐玄宗李隆基正以"圣制"之名巡幸凤泉汤宫。这座始建于贞观年间的离宫,因骊山温泉的氤氲水汽而成为帝王冬狩的绝佳行在。史载玄宗每岁十月幸温泉宫,群臣扈从,羽猎讲武,既承《周礼》"冬狩"古制,更显"以孝治天下"的深意。
诗人奉诏应制时,眼前是"汤云出水殿"的奇观:汉白玉砌就的浴殿蒸腾着地脉暖气,与终南山积雪相映成趣。御驾所至之处,既见"献禽天子孝"的冬狩仪典——这源自《礼记》"獭祭鱼而后虞人入泽梁"的古老传统;又闻"存老圣皇情"的仁政回响,玄宗特赐三品以上致仕老臣同浴温泉,践行《孟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王道理想。
诗中"坎意无私洁,乾心称物平"二句尤见匠心。坎卦象水,暗合温泉润泽万物之德;乾卦喻天,隐喻帝王如天无私覆。此中既有《周易》哲学的深邃,又暗含张说等开元贤相"燮理阴阳"的政治理想。当御制新曲随乐府传唱,终南溪谷亦因"天章云藻"而增辉,这恰是盛唐"文德洽而天下讴歌"的绝妙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