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
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
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

张说

译文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
千年难遇圣明之君开启盛世,万国齐来朝拜共沐天威。
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
隆重庆典承接祭天仪式之后,盛宴恰逢农闲时节。
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
御楼高耸俯瞰宽阔大道,仙乐悠扬飘下重重宫门。
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
鸾凤和鸣伴奏优美歌曲,彩虹舞动映照飘逸舞衣。
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
歌声齐发直上云霄相聚,舞步轻盈踏着月光归来。
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
万物沐浴皇恩不分内外,神韵和谐大道融入精微。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
在镐京陪伴君王欢宴饮酒,柏梁殿上敬献华美诗章。
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
空自耗尽如秋云般才华,怎能回报这春晖般圣恩。

词语注释

郊禋(jiāo yīn):古代帝王在郊外举行的祭天仪式
重闱(chóng wéi):深宫,指皇宫内院
鸾凤(luán fèng):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
虹霓(hóng ní):彩虹,诗中比喻华丽的舞衣
镐京(hào jīng):西周都城,此处借指唐朝都城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风雅长歌里,唐玄宗于兴庆宫摆下这场酺宴,恰似历史精心铺陈的锦绣长卷。天宝三载(744年)的春幡拂过长安九重宫阙,新修缮的兴庆宫在龙池柳色中展开盛唐最辉煌的华章——这座由玄宗潜龙旧邸改造的"南内",此刻正见证着"千龄逢启圣"的盛世宣言。

酺宴之制源出周礼,而玄宗特选春深农闲时节颁诏赐酺,暗合《诗经》"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的古老仪式。史载当日御楼前百戏竞作,教坊使精心编排的《霓裳羽衣》与西域传来的《胡旋舞》交织成"虹霓动舞衣"的奇幻盛景,太常寺三百乐工齐奏《春光好》,恰应和着"鸾凤调歌曲"的仙音缭绕。

这场融合了政治仪典与艺术盛宴的酺宴,实为玄宗"神和道入微"治国理念的生动演绎。张说在《大唐祀封禅颂》中记载,玄宗常命学士待制侧殿,随时应制赋诗。当御笔亲题"共来威"三字时,侍臣们便在这"柏殿奉文飞"的翰墨风流中,将"镐京陪乐饮"的盛况凝练成珠玑文字。诗人以"秋云影"对"春日晖"的巧妙隐喻,既暗含《礼记》"春祈秋报"的礼制精髓,又透露出盛世文人在皇权盛宴中的微妙心境——那些璀璨诗句,终究是太阳照耀下的流云剪影。

赏析

这首应制诗以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盛世宴饮的恢弘气象,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华美与庄严。诗人通过多重视觉与听觉意象的叠加,构建出一幅天人感应的圣王治世图景。

意象的层叠与升华
诗中"鸾凤""虹霓""云上""月中"等意象形成神话色彩的垂直空间结构。权威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合声云上聚'二句,将人间乐舞与天象交融,暗合《尚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圣王意象"。而"御楼横广路"的横向铺展与"天乐下重闱"的纵向贯通,构成十字型空间叙事,象征皇权对四方八极的统摄。

礼乐文明的深层表达
"庆接郊禋后"暗含《周礼》"以祀礼教敬"的礼制传统。文史学家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解读:"诗人将酺宴置于农闲时节与祭祀之后,既符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饮酺'的时序安排,又彰显'神和道入微'的天人感应"。宴乐描写中"调歌曲""动舞衣"的细节,实为《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礼乐教化体现。

情感张力的艺术处理
尾联"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突然转入谦逊语调。学者葛晓音在《唐诗流变论》中分析:"此联化用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的意境,以秋云之虚映衬春晖之实,既完成应制诗'颂圣不忘规谏'的文体要求,又暗含诗人对皇恩浩荡的诚惶诚恐"。这种情感表达既符合臣子身份,又赋予颂圣主题以含蓄的美学品格。

全诗在"镐京""柏殿"的典故运用中,将当下宴饮与西周礼乐传统相勾连。正如文学史家袁行霈所言:"唐代应制诗的最高境界,在于能把政治仪式转化为审美意象,此诗正是通过时空的交错叠印,让威仪天下的帝王气象获得诗意呈现。"这种艺术转化,使得程式化的应制之作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评曰:

"此篇气格高华,如九霄环佩相鸣。'千龄逢启圣'一句,便见太平天子气象;'万域共来威'五字,已摄八荒朝贡之景。中联'御楼''天乐'诸句,铺陈处不减王维《奉和圣制》之典丽,而'虹霓动舞衣'五字尤得画意,恍见盛唐教坊舞伎翩跹之态。"

沈德潜《唐诗别裁》批语:

"张说应制诸作,当以此篇为冠冕。'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十字,熔铸《钧天》《广乐》典故而不着痕迹,较之宋之问'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更显雍容。结句'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虽属谦词,然以秋云衬春晖,自见臣子忠爱之忱。"

方东树《昭昧詹言》论云:

"燕公此制有三妙:起句如黄钟大吕,破空而来,一妙也;中段'鸾凤''虹霓'联虚实相生,以仙家意象写人间盛宴,二妙也;末联用'镐京''柏殿'典故,将当代圣王比周文、汉武而不露谀态,三妙也。所谓'神和道入微'者,正是诗人自道其运化之功。"

近代学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按语:

"盛唐应制诗贵在气象宏阔而措辞典雅。此篇以'千龄''万域'起,以'镐京''柏殿'结,中间贯以天乐、鸾凤、云月诸意象,遂使寻常酺宴具见天人交感之致。陆时雍谓'燕公诗如瑞锦窠纹,自然精彩',观此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