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温泉宫献诗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天宝年间,大唐王朝正沐浴在最为绚烂的华彩之中。玄宗皇帝率文武百官巡幸骊山温泉宫,旌旗蔽日,仪仗如龙,正是王朝鼎盛的绝佳写照。诗人作为扈从之臣,目睹此般盛景,不禁挥毫泼墨,以诗献颂。
骊山温泉宫,自秦汉以来便是帝王离宫,至唐时更显辉煌。玄宗尤爱此处,常于冬日携杨贵妃至此避寒,沐浴温泉,宴饮歌舞。诗人随驾至此,但见渭水归鸿成阵,北方的骑仗如星环绕,南风的熏香随笳声阵阵飘散。松间的彩殿被祥云笼罩,山上的朱旗与瑞云相映,恍若仙境。
诗人以华胥国梦境喻指这太平盛世的虚幻美好,却又在尾联以"何如亲奉帝尧君"的感慨,将笔锋转回现实——这煌煌气象,终究源于当今天子的圣明。此诗既是对玄宗治世的颂扬,亦暗含对君王勤政的期许,在富丽堂皇的辞藻下,藏着士人"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温泉氤氲的水汽里,映照着一个王朝最耀眼的荣光,也折射出诗人对盛世的礼赞与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