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

2025年07月05日

温谷寒林薄,群游乐事多。佳人蹀骏马,乘月夜相过。
秀色然红黛,娇香发绮罗。镜前鸾对舞,琴里凤传歌。
妒宠倾新意,衔恩奈老何。为君留上客,欢笑敛双蛾。

张说

译文

温谷寒林薄,群游乐事多。
温泉谷中林木稀疏,众人游玩欢乐无穷。
佳人蹀骏马,乘月夜相过。
佳人骑着骏马漫步,趁着月色前来相会。
秀色然红黛,娇香发绮罗。
美丽容颜如红黛晕染,娇媚香气从华服散发。
镜前鸾对舞,琴里凤传歌。
镜前鸾鸟成双起舞,琴声中凤凰和鸣。
妒宠倾新意,衔恩奈老何。
嫉妒恩宠生出新愁,心怀感激无奈年老。
为君留上客,欢笑敛双蛾。
为君留住尊贵客人,欢笑间轻皱双眉。

词语注释

蹀(dié): 小步行走或漫步。
红黛(hóng dài): 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红色颜料,借指美丽的容颜。
绮罗(qǐ luó): 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华美的衣服。
鸾(luán): 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常成对出现。
蛾(é): 蛾眉,指女子细长美丽的眉毛。

创作背景

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城东的温泉宫畔,霓裳羽衣与诗酒风流交织成盛唐最旖旎的画卷。玄宗皇帝常携群臣驻跸华清宫,彼时温泉监冯朝隐、刘朝霞等近臣,在皇家别馆中主持宴乐之事。据《明皇杂录》载,此类夜宴往往"烛影摇红,笙歌彻晓",王维此诗正是撷取某个月夜宴游的片段。

是夜寒林疏朗,温泉水汽氤氲如纱。诗人以"蹀骏马"三字暗合《周礼》"走马之夜"的典故,将宫女们月下策马赴宴的场面,化作《楚辞》般瑰丽的想象。红烛映照下,佳人黛眉似火,罗衣生香,恰似《洛神赋》中"曳雾绡之轻裾"的仙子。而"鸾舞凤歌"之句,实则暗写杨贵妃创制《霓裳羽衣曲》的旧事——天宝二年玄宗曾命乐工于温泉宫排练此曲,镜前琴里的光影声韵,皆带着《教坊记》里记载的宫廷乐舞基因。

末联"妒宠倾新意,衔恩奈老何"二句,在香艳表象下暗藏机锋。唐代宫廷女官制度森严,《新唐书·百官志》载温泉监下设女史数十人,这些女子既要维持"欢笑敛双蛾"的恭顺,又难免在恩宠无常中煎熬。王维以右拾遗身份随驾时,冷眼观得这盛世欢宴背后的怅惘,遂在工丽辞藻间,埋下《长恨歌》般的人生况味。

赏析

诗人以温泉客舍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声色交织的夜宴图卷。开篇"温谷寒林薄"五字即暗藏冷暖对比,温泉的热雾与寒林的萧瑟形成微妙张力,为全诗奠定既欢愉又隐现惆怅的基调。

意象经营独具匠心
"佳人蹀骏马"化静为动,月光下美人策马的剪影充满张力,清代学者黄生在《唐诗摘钞》中评此句"以骏马之迅捷衬佳人之飒爽,月色为幕,顿生仙气"。后联"秀色然红黛"更以燃烧的视觉隐喻("然"通"燃"),将胭脂的艳色与生命的炽烈融为一体,恰如闻一多所言"盛唐色彩美学之典范"。

感官交响的铺陈艺术
诗中构建完整的感官矩阵——视觉(鸾舞、红黛)、听觉(凤歌、琴音)、嗅觉(娇香)、触觉(温泉水汽),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特别称道"镜前鸾对舞"句:"以铜镜为舞台,双影成鸾,将有限空间拓展出无限层次,此乃六朝宫体诗所未达之境。"

情感张力的深层结构
表面欢宴下暗涌复杂心绪。"妒宠倾新意"道尽以色事人的忐忑,"衔恩奈老何"更突然刺破繁华,明代唐汝询《唐诗解》点破此乃"乐极生悲之笔,似喜实悲,盛筵终散之预感"。末句"欢笑敛双蛾"尤见功力,强颜欢笑的细微表情捕捉,被王夫之赞为"以蛾眉之颤动,丈量天下才人之不得志"。

全诗如一部微缩唐传奇,在五言律诗的框架里完成从声色盛宴到人生慨叹的升华。正如马茂元在《唐诗选》中所析:"此诗之妙,正在于将时代集体狂欢与个体生命焦虑,压缩在温泉氤氲的特定时空之中。"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云:
"张说此作,以温泉为眼,却将冶游之乐写得清艳绝尘。'佳人蹀骏马,乘月夜相过'一句,便觉玉珂声碎,罗袜尘香,唐人富贵气象中自有一段仙气盘旋。"

陆时雍《诗镜总论》评:
"'秀色然红黛,娇香发绮罗',不着一字摹形,而美人声色俱在眼前。张公笔底生春,善以物态写人情,绮而不靡,艳而不妖。"

沈德潜《唐诗别裁》谓:
"通篇以'乐'字为骨,'妒宠''衔恩'二语忽作转折,似露似藏,顿生波澜。结句'欢笑敛双蛾'尤妙,欢宴正浓时偏写克制动情处,此正见燕许大手笔。"

贺裳《载酒园诗话》叹:
"张说七律如金茎承露,此五言则似温泉氤氲。'镜前鸾对舞,琴里凤传歌'十字,熔金铸月,声色交融,直把盛唐应制诗抬到云霞之上。"

【注】诸家皆推此诗为"以丽笔写清境"的典范,在宫廷诗的富丽堂皇中暗藏人生感慨,体现张说作为"开元名相"既擅庙堂翰墨,又得风雅真趣的独特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