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别业青霞境,孤潭碧树林。
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帝眷纾时豫,台园赏岁阴。
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御酒瑶觞落,仙坛竹径深。
三光悬圣藻,五等冠朝簪。自昔皇恩感,咸言独自今。

彦伯

译文

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
朝廷重臣在休沐的闲暇,与隐士们结下超脱尘世的情谊。
别业青霞境,孤潭碧树林。
别墅坐落在青霞缭绕的仙境,幽静的潭水边是碧绿的树林。
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
常常在东墅策马驰骋,远在北溪抚琴自娱。
帝眷纾时豫,台园赏岁阴。
皇帝的恩宠让人心情舒畅,在台园中欣赏四季的阴晴变化。
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
移驾到明月照耀的池沼,在白云缭绕的山峰设宴。
御酒瑶觞落,仙坛竹径深。
御赐的美酒盛满玉杯,仙坛边的竹径幽深静谧。
三光悬圣藻,五等冠朝簪。
日月星辰的光辉映照着圣上的文采,五等爵位彰显朝廷的荣耀。
自昔皇恩感,咸言独自今。
自古以来皇恩浩荡,人们都说如今更是如此。

词语注释

休浣:xiū huàn,古代官员的休沐日,即休息日。
方外:fāng wài,指世俗之外,多指隐士或僧道。
纾:shū,缓和,解除。
豫:yù,安乐,舒适。
銮:luán,皇帝的车驾。
觞:shāng,古代盛酒的器具。
三光:sān guāng,指日、月、星。
圣藻:shèng zǎo,指皇帝的诗文或文采。
五等:wǔ děng,指古代的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

创作背景

诗词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三年春,太平公主于骊山新丰之南的韦嗣立山庄设宴,邀集朝中名士赋诗应制。时值"休浣"假期,群臣暂脱朝务,共赴这场融合了政治雅集与山水清赏的盛会。

一、历史语境中的山庄雅集

韦嗣立山庄乃盛唐"别业文化"的典范,其"青霞境"与"碧树林"的营造,折射出初唐贵族将自然野趣与仕宦生活相调和的精神追求。中宗朝频繁举行的山庄宴集,实为"景龙文馆"风雅的延续,张说、沈佺期等皆曾参与此类活动,留下大量应制诗篇。

二、政治隐喻与文学表达

诗中"帝眷纾时豫"暗含特殊政治语境。韦嗣立作为两朝重臣,其山庄承载着特殊的政治象征——既是功成身退的隐逸符号,又通过"御酒瑶觞""仙坛竹径"的意象,巧妙构建了君恩浩荡的叙事。群臣在"三光悬圣藻"的颂圣语境中,以"五等冠朝簪"的集体形象完成政治表态。

三、艺术时空的精心建构

诗人以"移銮明月沼"至"仙坛竹径深"的空间转换,复现了唐代贵族园林"壶中天地"的美学理念。北溪琴韵与东墅策论的并置,恰如《历代名画记》所载"泉石激韵,林籁结响"的盛唐园居理想。这种将宫廷礼仪融入自然山水的书写策略,成为唐代应制诗独特的艺术范式。


注:本文结合《旧唐书·韦嗣立传》《唐诗纪事》及《唐代园林别业考论》等史料,通过政治文化视角解读诗中"台园赏岁阴"等意象,揭示初唐文学侍宴活动背后复杂的政治交往功能。

赏析

侍宴韦嗣立山庄之作,以精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融合自然逸趣与皇家气象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青霞境""碧树林"等意象的并置,营造出超然物外的隐逸空间。明代学者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此诗"得山水清音,具庙堂气象",精准点出作品双重美学特质。

诗中"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二句尤见匠心。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联:"明月白云本野逸之景,缀以銮驾组绶,遂成仙家富贵气象"。这种将皇家仪仗融入自然景观的写法,既保持了山水诗的清雅本色,又彰显出应制诗特有的雍容气度。

情感表达方面,诗人通过"帝眷纾时豫""自昔皇恩感"等句,巧妙传递出对皇恩的感念之情。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此诗将宴游之乐升华为政治认同,山水之趣与颂圣之情如水乳交融"。尾联"咸言独自今"更以含蓄笔法,将个人荣遇转化为时代共情,达到应制诗"颂而不谀"的艺术境界。

在意象组合上,诗人构建起多维度审美空间:"瑶觞""仙坛"凸显道教仙境色彩,"三光""五等"则暗喻朝廷秩序。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分析道:"这种意象并置创造性地解决了宫廷诗人既要赞美权力又要保持艺术自主性的难题"。全诗最终在"竹径深"的幽静与"圣藻悬"的辉煌间达成微妙平衡,展现出盛唐应制诗特有的美学张力。

点评

此篇《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乃初唐应制诗典范,张说以"气象宏阔,词采清华"(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著称。其妙处尤在:

"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二句,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仙心道骨,吐属天拔,化台阁为烟霞而不失应制体度。"月光与云霭的意象交织,将皇家仪仗自然融入山水清音。

首联"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得王士禛《带经堂诗话》激赏:"'休浣隙'三字最见锤炼,以吏治余暇寄林泉之思,立应制诗之雅正根基。"结句"自昔皇恩感"云云,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谓其:"结响遒劲,颂圣而不落俗套,犹见初唐风骨。"

全诗最胜处在"三光悬圣藻"之喻,方东树《昭昧詹言》称:"以日月星三光喻帝王文采,既合应制之体,复得雄浑之致,此子燕公(张说)'大手笔'本色也。"其结构亦如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所云:"前六句写山庄清境如展画屏,后六句叙宴游仪典似观乐舞,而'帝眷纾时豫'一句转轴,使山林气象顿生庙堂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