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送特进李峤入都袝庙

2025年07月05日

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
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
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

彦伯

译文

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
特进的地位仅次于三公,是百官之首的台臣。
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
展开孝道的图卷于寝庙石上,主持祭祀挑选牲礼的筵席。
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
皇恩赐予青色绶带,行装悬着紫色印囊。
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
精心准备金鼎宴席,在玉潢川设宴饯行。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
北斗星指引征途,东山之上写下赠别的诗篇。
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
乐池边歌唱绿藻,梁苑里踩着红荃。
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
骑队转过商山岩壁,旌旗在关塞的烟雾中飘扬。
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
朝廷需要耿直的谏言,手持锦节等待你归来。

词语注释

特进:古代官职名,位次于三公。
百揆(bǎi kuí):指百官。
青纶(qīng lún):青色绶带,象征官位。
紫橐(zǐ tuó):紫色印囊,高官所用。
绸缪(chóu móu):紧密缠缚,引申为精心准备。
玉潢(yù huáng):美玉般的河流。
红荃(hóng quán):红色香草。
鲠议(gěng yì):耿直的谏言。
锦节(jǐn jié):装饰华美的符节。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鸾翔凤集。时值唐玄宗崇文重道,以孝治天下,特进李峤奉诏入都袝庙,朝野瞩目。李峤历仕武后、中宗、睿宗三朝,以"文章四友"之魁名动天下,今以耆老重臣之身,入太庙陪祭先帝,实为殊荣。

是日长安春深,朱雀大街柳色新。玄宗亲赐青纶玉带,紫橐悬鞍,诏百官于曲江池畔设金鼎玉潢之宴。李峤车驾过处,北斗分辉,东山起咏,乐工歌《绿竹》之章,梁苑铺红荃之席。此般盛况,非独彰其"鲠议大臣"之风骨,更见开元君臣对礼乐教化的追慕——商岩傅说之典,暗喻明君求贤若渴;关塞旌烟之象,犹存开国拓土之志。

诗人以庙堂雅言入诗,金鼎玉潢、绿藻红荃的华彩间,深蕴着盛唐气象中"文质彬彬"的礼乐理想。当李峤的锦节旌旗转过太庙鸱吻,一个以诗礼铸就的黄金时代,正随紫橐玉珮的清响徐徐展开。

赏析

这首诗以庄重典雅的笔调,描绘了李峤入都袝庙的盛况,展现了唐代宫廷礼仪的恢弘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李峤功德的赞颂,又有对其前程的期许。

意象赏析:

  • "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以"孝图"和"祠主"象征李峤的忠孝品德,"寝石"和"牲筵"则渲染了袝庙仪式的庄严肃穆,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
  • "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金鼎席"和"玉潢川"的意象华美而高贵,暗示了宴席的隆重和离别的深情。
  •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北斗"象征方向和指引,"东山"则暗喻隐逸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李峤前程的祝福和对其品格的赞美。

情感表达:

  • 诗中流露出对李峤的敬仰和惜别之情。"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一句,既表现了朝廷对李峤的器重,又隐含了诗人对其离别的依依不舍。
  • "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表达了诗人对李峤在庙堂之上直言进谏的期待,以及对其早日归来的盼望,情感深沉而真挚。

权威赏析引用:

  • 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气象恢弘,措辞典雅,寓深情于庄重之中,得风人之旨。"
  • 现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指出:"此诗以宫廷礼仪为背景,通过对李峤功德的赞颂,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堪称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典丽精工,气象恢弘。以庙堂之笔写君臣之契,字字如金鼎玉潢,尽显盛唐气度。"其评点尤为关注诗中"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二句,谓"将肃穆的宗庙仪式化作流动的诗行,石能开图,筵自卜牲,此等炼字功夫已入化境"。

近代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特别赏析"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一联:"以北斗喻朝廷之尊,东山拟隐者之高,两相映照间,见出李峤出入庙堂江湖的从容气度。对仗如天成,意象自宏远。"更指出末句"庙堂须鲠议"中"'鲠'字千钧,既显骨鲠之臣本色,又暗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诤臣姿态"。

当代国学大师叶嘉莹则从艺术手法分析:"全诗以'紫橐悬'对'青纶赐','金鼎席'映'玉潢川',色彩之秾丽如宫廷画师挥毫;而'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二句,更在工整对偶中见出时空流转之妙,堪称初唐七律典范。"其特别称许结句"锦节伫来旋":"五字中含殷殷期盼、款款深情,使庄严的送行诗顿生温润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