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冬狩

2025年07月05日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世民

译文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凛冽的寒风猛烈刮起,阴沉的乌云在空中飘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浓重的霜气凝结在广阔的湿地,厚厚的冰层封住了清澈的溪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装饰华美的马鞍移到了皇家园林,镶玉的马勒在平坦的原野上驰骋。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四面望去旌旗招展,狩猎的罗网布下只待收获。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像楚国一样追逐犀牛至其倒地,像秦国一样为失去角鹿而忧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野兽慌忙躲入茂密的树林,大雁受惊从沙洲上飞起。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骑兵收队原野上的尘土渐渐平息,兵器回鞘山岭间的日光也渐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心中并非向往洛汭的安逸,而是意在渭水之滨的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沉迷于狩猎并非我所乐,手抚马缰反而招来更多忧愁。

词语注释

隰(xí): 低湿的地方。
罝罗(jū luó): 捕兽的网。
兕(sì): 古代指犀牛。
殪(yì): 杀死。
洛汭(luò ruì): 洛水弯曲的地方。
渭滨(wèi bīn): 渭水之滨。

创作背景

朔风卷起千年前的那页冬狩图卷,唐太宗李世民执笔蘸墨时,长安城外正呼啸着贞观年间的凛冽。史载帝王每于仲冬讲武,此诗或作于631年冬畋猎之际,既承《周礼》"冬狩以祭"的古制,更暗含《左传》"春蒐冬狩"的深意。

寒云凝霜的笔锋下,藏着帝国初建的刀光。首联"烈烈""惨惨"的叠字如战鼓擂动,与《贞观政要》载"朕每岁秋狩"的记载相呼应。彼时突厥初平,太宗以狩猎演武,冰封的清流映照着未及擦拭的剑戟,玉勒金鞍的华美辔饰后,实为《资治通鉴》所言"使将士习骑射"的深谋。

旌旗四合处,藏着比罝罗更精密的帝王心术。"楚踣争兕殪"用《左传》宣公二年典,"秦亡角鹿愁"化《史记》"秦失其鹿"喻,狩猎场顿成天下棋局。当惊鸿掠过砾洲,诗人忽作"禽荒非所乐"之叹——这恰与魏徵《谏太宗十猎疏》形成互文,明君在弯弓的刹那,始终听见谏臣"乐不可极"的铮鸣。

最后落笔渭滨的钓竿,将周文王遇吕尚的典故凝成冰棱。狩猎队伍踏碎的原野积雪下,埋着《诗经·车攻》"建旐设旄"的古老节拍,更涌动着贞观君臣对"仁政"与"武功"的永恒思辨。金戈铁马终化作墨池涟漪,在宣纸上留下盛唐气象最初的霜痕。

赏析

朔风卷地时,千骑踏冰声。这首《冬狩》以刀刻般的笔力,勾勒出北地冬猎的壮阔图景,更在铁马冰河间埋藏着耐人寻味的弦外之音。

开篇四句如冻墨泼洒,寒光凛冽。"烈烈""惨惨"的叠词运用,令北风具象为挥舞的白色巨蟒(钱钟书《谈艺录》谓"双声叠韵能状难写之景"),而"凝""结"二字更将时空冻结,营造出狩猎前令人窒息的静默。这种蓄势待发的张力,恰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为后续的杀伐场景埋下伏笔。

狩猎场景的展开宛如动态画卷。金鞍玉勒的华贵与旌旗罝罗的肃杀形成奇妙混响,"移""骋"二字赋予静态装备以猎豹般的敏捷。叶嘉莹曾指出此联"以器物之精映照人心之锐",当铁骑突入平野,四望合围的阵势中,分明能听见兵甲撞击的金属颤音。兽群惊惶的描写尤具震撼,"忙投""惊起"的慌乱与骑猎者的从容形成残酷对照,程千帆《古诗考索》称此处"以众生颠倒反衬权力意志"。

结尾的转折如暮鼓晨钟。"心非洛汭逸"的自我剖白揭破狩猎表象,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解析此为"政治姿态的文学编码"——那些收回的戈矛与平息的原尘,终在"禽荒非所乐"的叹息里显影真相。末句"抚辔更招忧"以收缰动作浓缩复杂心绪,恰如闻一多所言"唐人常将家国之感,打并入寻常意象"。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雄浑与忧思的交织。猎场上的冰霜既是实景又是隐喻,当冬阳收尽最后一缕光时,那些惊飞的鸿雁早已越过砾洲,驮着诗人未明言的惆怅飞向历史深处。

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
此篇以"烈烈""惨惨"破题,如刀劈寒冰,霎时见血。写冬狩之景,非止于狩,实乃写天地肃杀之气。"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二句,得《诗经·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遗意,而更添唐人筋骨。狩者金鞍玉勒,旌旗罝罗,不过是大寂寥中一点热闹耳。

钱钟书《谈艺录》论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十字,可抵一幅徐熙《雪竹寒禽图》。"忙"字写尽走兽仓皇,"惊"字道破飞禽战栗,而诗人冷眼旁观之态,正从这动态描写中渗出。末四句忽转清虚,似见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笔意,然"抚辔招忧"云云,终是魏征骨鲠之相。

叶嘉莹《迦陵论诗》析
通篇暗用《周易》"密云不雨"卦象,寒风飞云为起兴,霜冰金玉为铺陈,至"骑敛原尘静"方现卦变之象。最妙在"心非洛汭逸"二句,将周文王渭滨访贤典故作虚实之变——表面拒逸乐而慕雄图,实则暗讽"禽荒"之政。此等笔法,非六朝高手不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