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凛冽的贞观九年冬,大唐长安城外的终南山麓,李世民正于翠微宫批阅战报。突厥扰边的烽火尚未平息,案头宣纸却悄然凝结了一层霜花。帝王搁下朱笔推窗远眺,但见——
「冻云宵遍岭」的壮阔图景在群峰间铺展,铅灰色的云层如玄甲铁骑压境,恰似当年浅水原之战前的肃杀气象。史载是年十一月「大雪深三尺」,这「素雪晓凝华」的奇观,令惯见沙场血雪的帝王也为之凝眸。
牖前纷扬的雪霰「千重碎」落砚台,恍惚间与玄武门之变那夜的箭矢破空声重叠。风过回廊时「一半斜」飞的雪痕,恰似虎牢关外斜插的旌旗。太宗以指蘸雪在案上勾画,想起杜如晦临终前「愿陛下慎终如始」的谏言,竟觉这「不妆空散粉」的素雪,比三彩俑上的铅华更触目惊心。
暮色渐浓时,雪光与残阳在「萦空惭夕照」中交织成奇异虹彩。帝王忽忆起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警句,这「破彩谢晨霞」的雪霁之景,终化作宣纸上二十八字的帝王心鉴。彼时大唐正将「贞观之治」推至巅峰,而这场终南望雪,恰是盛世明君对天地的一场盛大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