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2025年07月05日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世民

译文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美好的春光开启了时节的顺序,和煦的气息唤醒了芬芳的年华。
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停下车驾在华丽的林苑旁,设下盛宴在柏梁台前。
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
宫廷中满是佩戴文珮的官员,台阶上接连走过身着衮服的显贵。
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远方的部族代表也来参加这美玉装饰的宴席,各方宾客排列在珍馐满前的宴会上。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娱乐宾客歌唱《湛露》之诗,宏大的乐舞演奏着天宫的乐章。
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清澈的酒杯中泛起绿色的美酒,高雅的乐曲在朱红的琴弦上回荡。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
虽然我统治着万国,却仍惭愧于未能安抚八方疆土。
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但愿能保持坚贞稳固,虚心努力寻求贤才。

词语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韶(sháo),美好。
淑气:温和的气息。淑(shū),温和、美好。
辇(niǎn):皇帝的车驾。
华林:华丽的林苑,指皇家园林。
柏梁:柏梁台,汉代台名,此处借指宴会场所。
紫庭:指皇宫。紫,象征尊贵。
文珮(pèi):饰有花纹的玉佩,指官员的服饰。
丹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墀,台阶。
衮绂(gǔn fú):衮服和绶带,指高官的礼服。
九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
簉(zào):夹杂、参与。
五狄:古代对北方各族的泛称。
琼筵:美玉装饰的宴席,形容宴会的奢华。
湛露:《诗经》篇名,此处指宴会上歌唱的诗歌。
钧天:天上的音乐,指宫廷乐曲。
绿醑(xǔ):绿色的美酒。醑,美酒。
朱弦:红色的琴弦,泛指乐器。
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埏,边际。
贞固:坚贞稳固。

创作背景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 创作背景

贞观六年(632年)仲春,长安城东风解冻,太液池波光潋滟如揉碎的碧琉璃。唐太宗李世民于玄武门内设宴,新裁的柳色映着朱红宫门,恰是"韶光开令序"的时节。这场盛宴非比寻常——彼时大唐立国未满二十载,突厥可汗年前方率众臣服,九夷五狄使者首次云集长安,紫庭丹墀间"衮绂连"、"文珮满"的盛况,实为贞观之治的生动注脚。

太宗命将作监以西域进贡的琉璃盏斟满绿醑,教坊使排练的《钧天》雅乐混着龟兹琵琶声流转。当"湛露"古曲响起时,帝王的目光掠过瑶席间高昌的葡萄纹金杯、吐蕃的缠枝银壶,最终停驻在魏徵等群臣身上。史载是年正月,太宗曾亲临御史台查阅囚徒案卷,此刻"虚己厉求贤"之句,恰与《贞观政要》中"恐人不言,导之使谏"的记载遥相呼应。这场融合了外交威仪与政治隐喻的春宴,遂在杜审言笔下化作"淑气动芳年"的永恒瞬间。

赏析

暮春的长安城,玄武门下正上演着一场盛大的宫廷雅集。诗人以"韶光开令序"起笔,将时光拟人化为优雅的司仪,而"淑气动芳年"中流动的春气,恰似《文心雕龙》所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的时令感应。皇家仪仗停驻在华林苑畔,这场柏梁台式的盛宴,令人想起汉代柏梁台联句的文坛佳话。

紫宸殿前玉佩叮咚,丹墀之上衣冠济济。"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的排场,在《唐音癸签》中被誉为"以瑰丽之笔写太平气象"。胡震亨特别称道此处化用《周礼》九夷五狄典故的精妙,将四方来朝的盛况浓缩在瑶席琼筵之间。湛露古歌与钧天广乐的交响,恰似《乐府诗集》描述的"天子之乐,如天普施",而绿蚁新醅映着朱弦清音,构成《唐诗镜》所赞的"声色相生之妙"。

然而在"粤余君万国"的帝王自述中,我们突然触摸到温润的人性温度。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指出,这看似谦逊的"还惭抚八埏",实则是贞观君臣特有的自省气质。结尾"虚己厉求贤"的剖白,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谏言形成互文,印证着《唐诗品汇》所谓"盛世之音中藏着戒慎之心"的独特美学。

这场春日宴饮最终超越了寻常应制诗的范畴,在错金镂彩的笔触下,我们既看到《唐贤三昧集》称道的"金声玉振之象",更感受到《贞观政要》里记载的那份"战战兢兢,日慎一日"的治世情怀。就像玄武门见证过刀光剑影又迎来韶乐升平,这首诗将帝国的荣耀与君王的忧思,都酿成了大唐春天最醇厚的酒浆。

点评

名家点评集萃

明代文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此诗:"太宗'韶光开令序'一作,气象宏阔而词采清华,帝王宴集诗中堪称绝调。'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二句,以金紫丹朱之色写百官朝仪,如见盛唐衣冠之盛。"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点:"'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十字,化用《尚书》典故而不露痕迹,既显天朝威仪,复见君王怀远之量。太宗诗往往在雍容华贵中自存刚健气骨,此其所以异于六朝浮艳。"

近代学者闻一多特别推崇末四句:"'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之语,将宴乐升平引向治国之道,顿使全篇境界升华。太宗以帝王之尊而存自省之心,正是贞观气象的精神底色。"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分析其艺术特色:"此诗如宫廷工笔画卷,色彩富丽(绿醑朱弦)与音律谐美(湛露钧天)交织,却以'还惭抚八埏'的谦冲之意破其板滞,可谓深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儒家诗教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