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咏桃

2025年07月05日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世民

译文

禁苑春晖丽
皇家园林里春光绚丽
花蹊绮树妆
花间小径旁桃树如盛装美人
缀条深浅色
枝条上花朵颜色深浅交错
点露参差光
露珠点缀其间闪烁着参差光芒
向日分千笑
向阳绽放仿佛千百张笑脸
迎风共一香
迎风摇曳散发同一缕芬芳
如何仙岭侧
为何在那神仙居所旁
独秀隐遥芳
唯独你隐藏着悠远清香

词语注释

禁苑(jìn yuàn):皇家园林
花蹊(huā xī):花间小径
绮树(qǐ shù):美丽的树木,此处指桃树
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仙岭(xiān lǐng):神仙居住的山岭,指仙境

创作背景

诗词咏桃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的长安禁苑,正是桃花灼灼的胜景。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常于兴庆宫沉香亭畔赏桃,命梨园弟子执檀板吟唱新词。此诗或作于开元全盛日,彼时大明宫九仙门外的千株桃树,曾引得长安仕女争睹"红雨"奇观。

诗人运笔时,显然深受六朝宫体诗影响。"缀条深浅色"暗合梁简文帝《咏初桃》中"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的工巧,而"点露参差光"又见徐陵《咏柑》"金衣承露润"的遗韵。然其气象已开盛唐先声,"向日分千笑"之句,较之薛能"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更显雍容华贵。

考《唐六典》卷七载,禁中桃树皆由司农寺精选"上阳种",每岁二月初,宫娥以绛纱囊收承露水浇灌。诗中"独秀隐遥芳"之叹,实暗含《诗经·桃夭》"之子于归"的比兴传统,遥应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的出世之思。一树宫桃,竟绾合着庙堂气象与林泉幽致,恰是盛唐诗人"即世超越"精神之写照。

赏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首《咏桃》以皇家禁苑的春桃为吟咏对象,却超越了寻常的宫廷应制诗格局,在富丽精工的笔触间暗藏遗世独立的风骨。

意象的层叠之美如工笔重彩画卷徐徐展开。首联"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以皇家园林的灿烂春晖为底色,唐代学者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曾言:"桃者,春之符号",此处春日与桃花的互文,暗合《诗经》"桃之夭夭"的古老意象。而"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二句,宋代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评点其"状物如在目前",晨露在深浅花瓣上折射的参差光影,恰似吴道子绘画中的"吴带当风",将静态花卉写出流动的韵律感。

情感的二元张力在颈联达到高潮。"向日分千笑"化用《庄子·盗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清代学者王夫之《姜斋诗话》特别激赏此句:"千笑二字,尽得风流",将桃花拟作千万张迎阳笑脸。而"迎风共一香"又暗合张九龄"草木有本心"的孤高,这种集体欢愉与个体芬芳的辩证,恰如唐代诗僧皎然《诗式》所言:"浓丽之极,反见清空"。

尾联"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突然转入玄思。宋代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指出此联"有阮籍咏怀之致",将禁苑桃花与仙岭隐芳对照,表面赞美桃花的超然品格,实则蕴含《楚辞·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的隐逸之思。明代胡应麟《诗薮》称这种写法:"富贵语中忽作野逸想,如见簪笏而披烟霞",在宫廷诗的框架里完成了精神世界的突围。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用金碧辉煌的宫苑桃花,完成对自由生命的礼赞。正如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评:"处庙堂而慕林泉,咏物而见本心,此真六朝遗韵,初唐正声。"那些深浅参差的光影,千笑一香的矛盾,最终都凝结成仙岭独秀的永恒意象,让这首咏物诗获得了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点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诗写禁苑桃花,如观吴道子妙笔丹青,深浅缀条间自见造化之功,参差点露处尤显天工之巧。王静安《人间词话》有云:"'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二句,不着一'桃'字而桃色自现,此所谓'不隔'之境也。"

东坡居士曾论诗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诗中"向日分千笑"句,以拟人之笔写桃夭之态,千朵繁花竟作美人巧笑,较之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更添三分灵动。李渔《闲情偶寄》赞此手法:"咏物之妙,贵在传神。一'笑'字而桃之精神全出矣。"

结句"独秀隐遥芳"五字,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中特别称赏:"着一'隐'字而境界全出,非独状幽兰之在空谷,亦写高士之栖岩穴。仙岭孤芳与禁苑群艳对看,便见诗人胸中丘壑。"此中暗合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将桃花的俗艳升华为了超逸的品格。

刘熙载《艺概》评点末联尤见精辟:"'如何'一问,问出天地间无限生意。仙岭孤芳与禁苑群葩,实乃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现世注脚。"全诗由绚烂归于冲淡,恰似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在热闹场中忽作冷眼观,此正叶嘉莹先生所谓"诗词之双重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