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外的三台阁在斜阳中巍然矗立,飞檐斗拱映着天边最后一抹霞光。贞观十二年的风穿过终南山麓,带着新垦农田的泥土气息,拂过李世民腰间佩剑的璎珞。这位以"克己复礼"自勉的帝王拾级而上时,台阶缝隙里尚存着前朝大业年间的碎瓦——那是他少时随父亲巡查行宫,亲眼所见杨广驱使十万民夫修筑的离宫残迹。
龙纹锦靴停在最高层的观星台,李世民的目光掠过渭水两岸连绵的工坊。三年前将作大匠阎立德呈上的《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墨香犹在,而今春尚书省奏报的徭役人数已较前朝减半。夜风送来远处夯土的号子声,他忽然想起去岁在洛阳宫废墟中发现的那块隋代砖铭,上面"役民如雠"四个刻字被工匠的指甲划出深深的沟痕。
侍从们惊讶地看见陛下突然命人撤去烛台。月光如水银泻地,未央宫旧址的断壁残垣在银辉中显露出狰狞的轮廓,而东北方向新落成的文学馆正升起第一批灯笼,光晕温柔如初绽的海棠。李世民指尖抚过石栏上《诗经·灵台》的刻纹,建章宫铜雀台的金粉、阿房宫夯土中的焦痕、魏武邺城冰井台的铁索,都在他胸中化作一道奔腾的墨河。
当第一滴夜露沾湿御袍上的十二章纹时,随行的虞世南听见帝王低声吟哦。这位历经陈隋两朝的老臣突然跪倒在地——他分明看见太极殿前的铜匦在月光下幻化成禹王的量度尺,而陛下袖中飘落的宣纸上,"念劳惭逸己"五个字正化作百只青鸾,向着昭陵的方向翩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