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的长安城,晨光熹微中总流淌着一种蓬勃的气象。太宗李世民于凌烟阁上远眺太液池的粼粼波光,见仙舟般的画舫缓缓驶向彼岸,忽有所感——这泱泱大唐,不正如待发的舟楫,需贤才共济?
彼时房玄龄掌铨选之职,其慧眼如炬,常于西园雅集时擢拔寒士。史载他"夜对禁中,烛尽则沃以脂火",案头《氏族志》墨迹未干,已为朝廷网罗杜如晦、薛收等十八学士。太宗曾笑言:"玄龄闻人有善,若己有之",这般胸襟,恰似诗中"鸡鸣关早开"的意象——在多数人酣眠时,长安城门已为贤者洞开。
那"未晓征车度"的晨昏,实为贞观盛世的缩影。据《贞观政要》载,太宗每见玄龄深夜秉烛校阅奏章,总命宫人剪去灯花。这般君臣相得,化作诗中太液池与西园的遥相呼应:仙舟需引才人掌舵,盛世当以文治筑基。五更鼓角声中,一代名相的马车碾过朱雀大街的薄霜,载着整个王朝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