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李峤

译文

别业临青甸
别墅依傍着葱绿的郊野
鸣銮降紫霄
皇帝的车驾从高高的天宫降临
长筵鹓鹭集
盛大的宴席上,百官如鹓鹭般齐聚
仙管凤凰调
美妙的乐声如同凤凰和鸣
树接南山近
绿树绵延,仿佛与南山相连
烟含北渚遥
云雾缭绕,远处的北渚若隐若现
承恩咸已醉
沐浴皇恩,众人皆已沉醉
恋赏未还镳
留恋美景,迟迟不愿策马回程

词语注释

青甸(diàn): 青翠的郊野
鸣銮(luán): 皇帝车驾上的铃铛,代指皇帝的车驾
紫霄(xiāo): 天宫,此处指皇宫
鹓鹭(yuān lù): 鹓雏和鹭鸶,比喻朝中百官
仙管: 指美妙的音乐
北渚(zhǔ): 北面的水中小洲
镳(biāo): 马嚼子,代指马匹

创作背景

诗词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创作背景

历史语境

此诗作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时值太平公主权势鼎盛之际。长宁公主作为中宗与韦后嫡女,其东庄别墅乃"穷极壮丽,帑藏为之空竭"(《资治通鉴》卷二〇九)的皇家园林。侍宴应制诗作为唐代宫廷文学的重要形式,既彰显皇权威仪,亦考验文士才情。

空间意象

"青甸""紫霄"的铺陈暗合《三辅黄图》中"天子苑囿方三百里"的规制,而"南山""北渚"的对应,实指终南山与曲江池的地理坐标。这种空间建构既遵循"左苍梧,右西极"(司马相如《上林赋》)的汉赋传统,又体现初唐"山水含清晖"(谢灵运句)的审美趣味。

礼乐象征

诗中"鹓鹭"喻指班行有序的朝臣(《隋书·音乐志》载"怀鹓鹭而行列"),"凤凰调"暗用《列仙传》弄玉吹箫典故。中宗朝常于曲江设宴,《景龙文馆记》载"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可知此宴实为彰显文治的宫廷盛事。

政治隐喻

末句"承恩""恋赏"之语,折射出景龙年间特殊的政治生态。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载,长宁公主"恃宠横甚",其庄园建设"皆宪写宫省"。诗人以醉客"未还镳"的意象,巧妙平衡了对皇权的颂圣与对奢靡的隐讽,体现应制文学"劝百讽一"的独特张力。

赏析

赏析《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此诗以富丽精工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皇家宴游的盛景画卷。首联"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暗用空间转换手法,通过"青甸"与"紫霄"的色彩对映,既展现庄园接壤京郊的地理特征,又借"鸣銮"意象暗示帝王车驾自九天下凡的非凡气象。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指出,此联"以天家气象入题,而能举重若轻"。

颔联"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运用双重隐喻:既以水鸟行列喻百官班次井然,复以《列仙传》中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暗指乐声超凡。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此联曰:"'鹓鹭'见仪仗之整肃,'凤凰'状笙箫之清越,虚实相生处最见匠心"。宴饮的热闹与仙家的飘逸在此达成奇妙平衡。

颈联"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突然转入空间延展的描写,近景的终南山与想象中的云梦泽形成张力。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分析此联时强调:"诗人以园林景观为支点,撬动起整个唐帝国的地理想象"。烟树迷离的笔法,恰似李思训金碧山水中的青绿晕染。

尾联"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揭示全诗情感内核。表面写群臣酩酊、君王流连的宴游常态,实则暗藏"虽醉而不失礼度"的宫廷礼仪。清代吴乔《围炉诗话》谓之:"结句'未还镳'三字最妙,将应制诗的拘谨化作余韵袅袅"。这种在规制中寻求舒展的笔意,正是初唐宫廷诗"雅正而飞动"的典型特征。

全诗以五十六字构建起三重艺术空间:地上园林与天上宫阙的垂直对应,近处筵席与远方山水的水平延展,现实宴饮与神话想象的虚实交织。这种多维度的空间经营,印证了闻一多先生对初唐应制诗"戴着镣铐跳舞"的著名论断——在严格的格律与题材限制中,依然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

点评

此篇乃应制诗之圭臬,气象雍容而句法精严。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诗薮》有云:"'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二句,典丽精工,直追初唐气象。以鹓鹭喻朝臣,凤凰拟箫韶,得应制体之正。"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尤赏其结句:"'承恩'一联,转出恋阙深情。以'醉'字写君恩,以'镳'字写留连,寻常字面俱见锤炼之功。"其评点道出此诗"颂圣而不失雅致"的特质。

近代学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从章法着眼:"首联'青甸''紫霄'先立皇家气象,中二联一近一远,一动一静,末以感恩作收。全篇如织锦回文,针线细密无痕。"

尤为难得者,诗中"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一联,王夫之《姜斋诗话》评为:"远景含情,近树生姿。十字中见万里之势,得应制体以小见大之妙。"此联虚实相生,将皇家园林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恰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言:"庄重中自饶风致,此真宰相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