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铜壶滴漏声声慢,正是南朝陈后主至德四年(586年)的腊月时节。后主于光照殿前诏集群臣,命以"十二月"为题奉敕作诗。时值国家虽表面承平,然北周虎视眈眈,暗云已聚建康城外。
诗人徐陵执笔之际,殿外冰棱垂檐如剑,太史令新测晷影又短三分。铜制漏壶里浮箭缓沉,恰似社稷将倾的隐喻。宫池冻彻如墨,寒霜侵阶成鳞,诗人以"冷凝""积曙"之笔,暗写朝堂渐生的肃杀之气。兰心梅馆之喻,看似应制咏物,实寄王朝气运——建康宫苑的幽兰犹自矜持,而梅蕊已暗蓄芳华,恰似忠臣犹怀希冀,待岁晚阳回。
末句"裴回临岁晚"最见匠心。史载后主当年大兴土木,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而徐陵独以"顾步伫春光"作结,既合奉敕应制之体,又以徘徊顾盼之态,暗谏君王当惜取这最后的太平光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曾载建康"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刻在诗人眼中,却化作岁暮霜庭里,一片待春的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