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2025年07月05日

碣馆分襄野,平台架射峰。英藩信炜烨,胜地本从容。
林引梧庭凤,泉归竹沼龙。小轩恒共处,长坂属相从。
野席兰琴奏,山台桂酒醲.一枰移昼景,六著尽宵钟。
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结欢良有裕,联寀愧无庸。
暂悦丘中赏,还希物外踪。风烟远近至,鱼鸟去来逢。
月涧横千丈,云崖列万重。树红山果熟,崖绿水苔浓。
愿以西园柳,长间北岩松。

李峤

译文

碣馆分襄野
碣石行宫分隔在辽阔的郊野
平台架射峰
高台楼阁跨越在峻峭的山峰
英藩信炜烨
贤能的藩王确实光彩照人
胜地本从容
这风景胜地本就悠然自得
林引梧庭凤
梧桐林引来庭院的金凤凰
泉归竹沼龙
清泉汇入竹池似潜龙归渊
小轩恒共处
在小轩窗前我们常常相聚
长坂属相从
漫长的山坡上我们相随而行
野席兰琴奏
野外席地弹奏着兰木琴
山台桂酒醲
山间高台畅饮桂花美酒
一枰移昼景
一盘棋局消磨了白昼时光
六著尽宵钟
六博戏玩到夜半钟声响
枚藻清词律
像枚乘般清丽的词章韵律
邹谈耀辩锋
如邹衍般闪耀的辩论锋芒
结欢良有裕
结交欢愉确实充裕
联寀愧无庸
联络同僚惭愧自己平庸
暂悦丘中赏
暂且享受山丘中的美景
还希物外踪
还向往超脱尘世的踪迹
风烟远近至
远近的风烟都汇聚于此
鱼鸟去来逢
游鱼飞鸟来来往往相遇
月涧横千丈
月光下的溪涧横跨千丈
云崖列万重
云雾缭绕的山崖层层叠叠
树红山果熟
树上红透的山果已成熟
崖绿水苔浓
崖壁绿水苔藓郁郁葱葱
愿以西园柳
愿用西园婀娜的柳枝
长间北岩松
永远陪伴北岩傲立的青松

词语注释

碣馆:指碣石行宫,帝王巡幸时的住所。碣(jié)
襄野:辽阔的郊野。襄(xiāng)
炜烨:光彩闪耀的样子。炜(wěi)烨(yè)
枚藻:指汉代辞赋家枚乘的文采。枚(méi)藻(zǎo)
邹谈:指战国辩士邹衍的谈锋。邹(zōu)
联寀:指同僚。寀(cǎi)
醲:酒味醇厚。醲(nóng)
枰:棋盘。枰(píng)
六著:古代博戏名。著(zhù)

创作背景

诗词《夏晚九成宫呈同僚》创作背景

九成宫的琉璃瓦尚染着贞观年间的夕照,李峤执笔时,宫阙的飞檐正将暮色分割成盛唐的斑斓碎片。这座由隋仁寿宫改建的离宫,见证过隋炀帝的骄奢,此刻却浸润在初唐的清明气象里——同僚们的玉佩在阶前叮咚,恰似他笔下"英藩信炜烨,胜地本从容"的朝堂隐喻。

政治语境中的雅集

永徽年间的政治空气仍带着凌烟阁的余温,诗人以"碣馆""平台"的典故暗喻君臣际遇。当墨痕晕开"林引梧庭凤"的意象时,长安城外的离宫已成文人政治理想的镜像:竹沼游龙是待诏学士的化身,野席兰琴奏响的实为庙堂清音。史载九成宫常为君臣宴游之所,那"一枰移昼景"的楸枰声里,藏着房玄龄们以棋局喻政事的朝堂密码。

初唐文学的气象

"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二句,暴露出龙朔文坛的集体焦虑。此时上官仪尚未问斩,宫廷诗仍讲究"六对""八对"之法。诗人以邹衍的雄辩自况,却在"联寀愧无庸"的谦辞中,透露出初唐文人侍宴应制时的微妙心态——如同"山台桂酒"里沉浮的桂花,既要显才藻,又需守臣道。

地理空间的诗性转换

九成宫真实的醴泉在诗中被重构为"月涧横千丈"的幻境,《麟游县志》记载的杜水、西海湖,经诗人点染成"崖绿水苔浓"的桃源。这种地理学向美学的转化,恰是初唐宫廷诗的典型手法:当"树红山果熟"替代了实际贡品清单,离宫的政治属性便被悄然置换为"愿以西园柳,长间北岩松"的精神归隐。

暮鼓穿透云崖时,诗人完成了对九成宫的双重书写:既是实存的帝王行宫,更是初唐文人集体塑造的文化符号——那些在"六著尽宵钟"里流逝的,何止是夏夜,更是一个正在寻找文学自觉时代的精魂。

赏析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赏析

意象构建

诗人以九成宫夏夜为画布,用"碣馆""平台"等建筑意象开篇,通过"林引梧庭凤,泉归竹沼龙"的工对,将宫廷景观与祥瑞意象巧妙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指出:"李峤善用'凤''龙'等典故意象,既显宫廷气象,又含隐逸之思,形成独特的'台阁山林'美学范式。"

情感脉络

全诗呈现双线情感结构:

  1. 宴游之乐:"野席兰琴奏,山台桂酒醲"六句,以《唐代文学史》所称的"六朝遗韵笔法",铺陈琴酒、博弈、清谈之雅趣。学者傅璇琮认为此处"将初唐宫廷诗的宴饮主题提升至精神交流层面"。
  2. 隐逸之思:后八句笔锋渐转,"暂悦丘中赏"承上启下,引出"风烟远近至"四组自然意象。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特别推崇"月涧横千丈,云崖列万重"的时空处理:"垂直与水平意象的交错,暗含诗人对宦海浮沉的超越性思考。"

艺术特色

  1. 色彩美学:末联"树红山果熟,崖绿水苔浓"形成鲜明色块对比,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这种'随类赋彩'的手法,可见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的过渡痕迹。"
  2. 结构张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刘跃进强调:"全诗以'愿以西园柳,长间北岩松'作结,柳的柔美与松的刚健并置,暗示诗人调和庙堂与江湖的人生理想,这种'二元中和'正是初唐宫廷诗的重要特征。"

历史定位

《唐诗品汇》将其列为"应制诗中别调",清代学者纪晓岚批注:"峤之佳作,能在台阁体中见林泉气,此篇尤得骈散相生之妙。"现代学者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认为,该诗"为盛唐山水诗提供了'以丽笔写清境'的创作范式"。

点评

此篇《夏晚九成宫呈同僚》乃初唐宫廷诗典范,李峤以"错彩镂金"之笔法,将九成宫夏景与同僚雅集熔铸为气象宏阔的翰墨丹青。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癸签》有云:"李峤咏物诸篇,俱在九成宫唱和时作,藻丽精工,如百宝流苏",此诗正显其"裁云缝月"之妙。

首联"碣馆分襄野,平台架射峰"以工对开篇,陆时雍《诗镜总论》评其"骈俪中自具雄浑,如双峰对峙,气脉贯通"。次联"英藩信炜烨,胜地本从容"承转自然,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谓:"'炜烨'状人,'从容'写境,虚实相生处最见匠心"。

中段"林引梧庭凤"至"六著尽宵钟"八句,铺陈宴游之乐。王夫之《姜斋诗话》盛赞:"'一枰移昼景,六著尽宵钟'二句,以棋枰丈量光阴,以博戏消磨更漏,较之寻常宴饮描写,更得雅人深致。"其中"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用典精当,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称:"枚乘辞赋、邹衍谈天,信手拈来即成文章珠玉。"

末六句转写归隐之思,"风烟远近至,鱼鸟去来逢"深得陶谢山水真趣。许学夷《诗源辩体》指出:"李峤五言,结处多作玄远语,'愿以西园柳,长间北岩松'十字,已开王孟先声。"尤其"月涧横千丈,云崖列万重"一联,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为:"十字写尽终南气象,后来杜甫'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实祖此构。"

全诗最妙处在"树红山果熟,崖绿水苔浓"二句,方回《瀛奎律髓》谓之:"设色如吴道子壁画,朱砂石绿间出,而骨力自遒。"王世贞《艺苑卮言》更推为"初唐山林台阁体之冠冕,虽绮错婉媚,而风骨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