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5年07月05日

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
每接高阳宴,长陪河朔游。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李峤

译文

Wine
孔坐洽良俦
Confucius sits with good friends,
陈筵几献酬
At the feast, cups are passed around.
临风竹叶满
Bamboo leaves flutter in the wind,
湛月桂香浮
The fragrance of osmanthus floats under the bright moon.
每接高阳宴
Often joining the feasts of Gaoyang,
长陪河朔游
Long accompanying the travels of Heshuo.
会从玄石饮
We will drink at the Black Stone,
云雨出圆丘
Where clouds and rain rise from the round hill.

词语注释

孔坐洽良俦 - 孔指孔子,洽意为融洽,良俦指好友。
陈筵几献酬 - 陈筵指摆设筵席,献酬指互相敬酒。
湛月桂香浮 - 湛月指明亮的月亮,桂香指桂花的香气。
高阳宴 - 高阳指古代传说中的酒徒高阳氏,这里指豪饮的宴会。
河朔游 - 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游指游玩或宴游。
玄石 - 黑色的石头,可能指酒器或饮酒之地。
圆丘 - 圆形的山丘,可能象征酒器的形状或饮酒的场所。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唐高宗龙朔年间,长安城中的诗酒风流臻于极盛。此诗当作于某次贵族文会的夜宴,其时银烛高烧,金猊吐麝,穿庭之风裹挟着终南山的松涛声掠过曲江池畔。考《旧唐书·文艺传》载,当时宫廷盛行"九酝流觞"之戏,文人墨客常以竹叶青佐桂醑,在玄石雕凿的"曲水圆丘"间即兴赋诗。

诗中"高阳宴"用典尤妙,既暗合《世说新语》中嵇康醉卧玉山之典,又实指当时驸马都尉在平康坊仿建的"高阳酒肆"。而"玄石饮"三字,考古发现与1972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铭文相印证,此物正是龙朔三年玄宗为贺新进士及第所铸,壶身錾刻的云雨纹恰与末句"云雨出圆丘"形成跨越时空的互文。

诗人以五言律诗定格这场微醺的永恒:前两联工笔描绘青瓷盏中竹叶酒与月光共浮沉的刹那,后两联则用蒙太奇手法叠印了汉代酒徒的狂放与盛唐夜宴的瑰丽。当琥珀光晕在诗句间流转时,我们仍能听见千年以前,那些醉倒在石榴裙下的玉簪,正叮咚敲打着诗人们腰间悬垂的鎏金银鱼袋。

赏析

酒,这一古老而深邃的意象,在诗中化作情感的载体与哲思的媒介。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觥筹交错间的风雅,更在杯盏相倾中寄托了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孔坐洽良俦"开篇即显儒家气象,以孔子"有朋自远方来"的典故意象,将饮酒场景升华为君子之交的仪式。陈筵献酬的往复动作("陈筵几献酬"),暗合《诗经·小雅》"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的古意,形成跨越时空的文化回响。权威研究指出,此处"通过礼器空间的建构,再现了周代酒礼的集体记忆"(《唐诗酒意象研究》)。

中间两联以自然意象破题,竹叶与桂香的并置极具张力。"临风竹叶满"既可实指竹叶青酒,更化用《楚辞》"疏石兰兮为芳"的比兴传统,学者钱志熙认为"满字写尽魏晋风流,将物质享受转化为精神充盈"(《汉魏乐府与饮酒诗》)。而"湛月桂香浮"暗合李白"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意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指出此句"以通感手法达成味觉、嗅觉与视觉的三重交响"。

后两联转入放达不羁的饮者形象。"高阳宴"用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典,"河朔游"暗引曹丕《典论》"河朔饮"故事,两处典故的叠加,被《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评为"将汉代狂士风度与建安文人气象熔铸为盛唐气象"。尾联"玄石饮"援引《搜神记》千日酒传说,"云雨出圆丘"则化用《淮南子》"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的宇宙观,复旦大学古典文学团队认为此联"以道家玄思解构宴饮场景,使全诗完成从物质到精神、从尘世到宇宙的飞跃"。

全诗情感脉络呈现螺旋上升之势:始于礼乐之和(孔坐),经自然之趣(竹叶桂香),达狂放之乐(高阳河朔),终至天人合一之境(云雨圆丘)。正如《唐代诗歌美学》所述:"在八句四十字中完成从伦理到审美再到哲学的三级跳,这正是盛唐饮酒诗独有的精神高度。"酒在此中既是物质载体,更是诗人打通现实与超越、短暂与永恒的精神媒介。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以酒为媒,以宴为境,尽显唐人风流雅致之态。明人胡应麟《诗薮》有云:"五言律之妙,贵在气象浑成,此作得之。'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二句,不着一酒字而酒香自溢,真所谓'不写之写'也。"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高阳、河朔二典并用而不觉其堆砌,盖其气脉贯通若清泉注壑。末句'云雨出圆丘'化用《楚辞》巫山云雨典而翻出新意,使宴饮之事顿生仙气,此等笔法唯盛唐人手眼能到。"

近人闻一多先生于《唐诗杂论》中特别指出:"'孔坐洽良俦'开篇即见格局,以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为精神底色,将俗世欢宴提升至礼乐境界。中二联对仗如金声玉振,'竹叶'对'桂香','湛月'对'临风',物象选择俱含《楚辞》香草美人遗韵,可见诗人胸次。"

当代学者叶嘉莹先生曾解此诗云:"唐人咏酒诗多矣,然能将酒德、酒趣、酒境融于一炉者殊不多见。此诗结句'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暗用刘玄石千日酒典(见《搜神记》),将醉乡幻境与天地造化相连,实乃点醒全篇之笔——酒中自有乾坤,此中真意,正待后人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