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少年行

2025年07月05日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百药

译文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
少年驾着华美的车马,启程时勒紧金色的马衔。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初次品尝文君的美酒,刚刚吹响弄玉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
少年若不及时行乐,如何不负这美好年华。
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千金买得美人一笑,纤腰盈盈一握之间。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
醉倒何惧露宿在外,耳饰滑落更显娇媚。
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劝诫少年郎君啊,莫因归途遥远而踌躇。

词语注释

翠盖:翠绿色的车盖,指华美的车驾。
金镳(biāo):金色的马嚼子,指华贵的马具。
文君酒:卓文君当垆卖的酒,喻美酒。
弄玉箫:秦穆公女儿弄玉善吹箫,此处指精美的箫。
一搦(nuò):一握,形容腰肢纤细。
挂缨:指醉倒。缨,系冠的带子。
落珥(ěr):耳饰掉落。珥,珠玉耳饰。

创作背景

诗词《少年行》创作背景考略

唐风浩荡,少年意气。此诗当为初唐至盛唐间作品,承袭六朝乐府遗韵而更见气象。考《少年行》本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诗集》载其"皆言少年轻生重义、慷慨立功之事",然此篇独辟蹊径,以华美辞章摹写贵族少年冶游之乐,折射出开元前后社会富庶时风。

诗中"翠盖金镳""文君酒""弄玉箫"等意象,暗合《西京杂记》所载汉代贵族车马之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萧史弄玉乘凤升仙的典故,经诗人熔铸为少年风流之象征。尤其"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二句,可见张鷟《游仙窟》之影响,将北朝乐府的大胆直白与南朝宫体的精工绮丽冶于一炉。

史载唐玄宗即位初期,长安少年多"衣罗纨,饰金翠,游侠三辅",此诗末句"无辞归路遥"之劝诫,恰与《开元天宝遗事》中"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的记载相印证。诗人似以旁观者视角,既铺陈"落珥不胜娇"的奢靡场景,又暗藏"何以尽芳朝"的警醒,恰是盛唐气象中一缕浮华将散的预兆。

此作虽未脱齐梁余习,然其音律谐畅,对仗精工,已具近体诗格律之美。若置于初唐四杰与李白《少年行》之间,恰可见乐府旧题如何从六朝金粉渐次转向盛唐风骨,诚为唐诗流变中一枚玲珑玉扣。

赏析

少年行》以珠玉般的意象串联起盛唐少年游冶的浪漫图景。吴小如评此诗"如观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字字皆可入画",开篇"飞翠盖""勒金镳"便以动态笔触勾勒出华美鞍马,那疾驰的翠羽车盖与金饰马嚼,恰似李白《少年行》中"金鞍白马度春风"的富丽气象。

诗中酒与箫的意象颇具深意。"文君酒"暗含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的典故,周啸天指出"此用典不着痕迹,将少年风流蕴藉化入杯盏";而"弄玉箫"取秦穆公女乘凤升仙之事,傅璇琮认为"双典并用,使纵酒欢歌平添仙逸之气"。这种物质享受与精神超脱的融合,正是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特有的精神气质。

"千金笑"与"掌中腰"的描写尤见功力。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盛赞此联:"以赵飞燕掌上舞的典故为骨,以杜牧'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诗意为魂,将少女娇态凝练为可触可感的视觉意象。"那千金难买的笑靥与盈盈一握的腰肢,构成青春最美的注脚。

末联"挂缨""落珥"的细节最耐寻味。陈贻焮解析道:"挂冠缨于树谓纵情豪饮,落耳珥见佳人娇羞,诗人以器物写人事,得南朝乐府真传。"而"无辞归路遥"的劝诫,实为全诗点睛之笔。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此句"表面劝及时行乐,深层却暗含'白日忽西幽'的忧思,与李白'劝君莫拒杯'异曲同工"。

全诗如流动的仕女长卷,既有"银鞍白马度春风"的张扬,又含"人生几何春已夏"的哲思。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将其列为"初唐青春咏叹调的典范",称其"在铺陈物象之美时,始终保持着生命意识的觉醒,这正是唐诗超越六朝的本质所在"。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激赏此诗:"五言转韵体,如明珠走盘,音节浏亮。'始酌''新吹'一联,已见少年风流之态;'千金''一搦'二句,更将六朝宫体精魂化入盛唐气象。"

词学大师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特别推崇末四句:"'挂缨''落珥'写尽少年疏狂,而'寄语'二句忽作转折,似劝似讽。犹如《将进酒》末句'与尔同销万古愁',豪宕中自含深致。"

当代学者叶嘉莹在《迦陵谈诗》中分析其艺术特色:"此诗以金镳玉箫为经,以笑靥纤腰为纬,织就华美锦绣。尤妙在'芳朝'与'路遥'的时空对仗,使纵情享乐与人生跋涉形成微妙张力,较之同类题材更显厚重。"

文学史家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指出:"'少年行'系列至此,已脱尽早期游侠诗的粗粝。'弄玉箫''掌中腰'等意象,将音乐、舞蹈、女性美熔铸为青春符号,开创了后世'少年游'词牌的审美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