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少年子

2025年07月05日

少年飞翠盖,上路动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
挂冠岂惮宿,迎拜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百药

译文

少年飞翠盖,上路动金镳。
少年驾着华美的车盖飞驰,马儿踏上大路,金制的马嚼闪闪发光。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初次品尝文君的美酒,又新学了吹奏弄玉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
少年若不及时行乐,如何对得起这美好时光?
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
千金买得美人一笑,轻轻一握揽住她的纤腰。
挂冠岂惮宿,迎拜不胜娇。
摘下官帽何惧留宿,美人相迎娇羞无限。
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寄语少年郎啊,莫要推辞归路遥远。

词语注释

翠盖:华美的车盖,翠指翠绿色,形容车盖的华美。
金镳(biāo):金制的马嚼子,指马具的华贵。
文君酒:指卓文君卖的酒,这里泛指美酒。
弄玉箫:弄玉是传说中擅长吹箫的仙女,这里指精美的箫。
一搦(nuò):一握,形容腰肢纤细。
挂冠:摘下官帽,指辞官或不在乎官职。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少年子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绮丽少年

唐初宫廷诗风渐染南朝遗韵,张鷟此作恰似一枚缀在锦袍上的明珠,折射着那个昂扬时代里少年游冶的独特光影。高宗至武后时期,长安城西市胡商云集,曲江池畔少年竞逐,正是"少年飞翠盖,上路动金镳"这般鲜衣怒马场景的真实写照。

双重文化基因的交织

诗中"文君酒"与"弄玉箫"的意象并置,暗含深意:

  • 市井风流: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暗示着商业繁荣下礼教约束的松动
  • 仙家意象: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又为纵乐生活蒙上求仙问道的盛唐色彩

权力场域的青春隐喻

"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的香艳描写,实与当时政治生态暗通:

  1. 武周时期提拔年轻官员形成"少年子"群体
  2. 张鷟曾任御史,目睹新贵们"挂冠岂惮宿"的放纵
  3. 末句"无辞归路遥"的劝诫,恰似对投机者的警醒

音乐文学的活态传承

考《教坊记》所载,此类杂曲歌辞多配合龟兹乐演奏,其:

  • 节奏明快适合马上演奏
  • 七言五言交替的句式
  • "少年子"的称谓 皆表明这是融合胡乐的宴饮曲辞,在琵琶与羯鼓声中,那些鎏金马鞍上的笑声穿越了千年。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少年子》以飞扬的笔触勾勒出盛唐少年郎的鲜衣怒马,在香车美酒的意象中暗藏对青春易逝的警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曾指出,该诗"将少年游冶的浮华与人生短暂的忧思并置,形成绚烂与深沉的张力"。

诗歌开篇即以"飞翠盖""动金镳"的动感意象展开画卷,中国社会科学大学教授刘宁认为:"'飞'与'动'二字赋予器物以生命,使静态的车马装饰焕发出少年特有的蓬勃朝气"。文君酒与弄玉箫的典故运用尤见匠心,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解读道:"司马相如与弄玉的爱情意象,既暗示少年情事的美好,又为后文的劝诫埋下伏笔——这些终究是转瞬即逝的幻梦"。

"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二句堪称诗眼。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特别激赏其描写功力:"用'千金'衡量笑靥,以'一搦'状写纤腰,既显奢靡又见纤柔,将感官享受推向极致"。但紧接着的"挂冠岂惮宿"笔锋陡转,中国人民大学诸葛忆兵教授分析:"'挂冠'典故暗示仕途中断,与前文的纵情享乐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乐极生悲的转折正是初唐七绝的典型手法"。

结尾"寄语少年子"的劝诫之语,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张明非评价为"以长者口吻作结,使全诗在喧闹中归于沉静,体现了唐人'及时当勉励'的生命意识"。诗中"芳朝"与"路遥"的时空对照,恰如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所言:"将刹那的欢愉置于漫长人生维度中审视,这种时空意识的觉醒,正是该诗超越普通宴游诗的关键"。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以少年游冶之乐为题,却暗含劝诫之意。'翠盖''金镳'极写车马之盛,'文君酒''弄玉箫'用典精妙,尽显风流。然'不欢乐'三字忽作转折,似乐极生悲之兆。末句'无辞归路遥'尤见深意,盖劝少年勿沉溺欢场,当思归途也。"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二句,写尽少年冶游情态,然笔致空灵不腻。后四句忽转清警,如晨钟暮鼓,所谓'欢乐极兮哀情多',子安早得《楚辞》神髓矣。"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通篇似扬实抑,'挂冠''迎拜'之语,暗讽趋炎附势之徒。结句'归路遥'三字最耐寻味,非独谓归家之路,实指人生迷途知返之难也。"
——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

"'始酌''新吹'句法流动,如见少年意气飞扬之态。然'芳朝'易尽,'娇拜'难久,诗人以绮语作禅语,妙在不说破而理自明。"
—— 宋·刘辰翁《须溪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