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兴庆宫作

2025年07月05日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隆基

译文

游兴庆宫作
游览兴庆宫有感而作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
旧时的王府坐落在青门右侧,离宫位于繁华街道的尽头
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庭院气象如同高祖过沛县之日,池水浩渺似当年渡江之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
华美的楼观连接着鸡头山,朱红的楼阁紧挨着雁池
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历来推崇兄弟和睦,如今更见家族兴旺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
万代传承福泽,千年不改初心
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倚着栏杆随意眺望,乘着轻便车驾一同游览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
致力于根本方能显扬德教,相互辉映才能保持威仪
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时世安康则风俗渐淳,德行浅薄则政令难行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
鼓乐齐鸣迎接飞驰的车驾,琴瑟和鸣送别举杯的宾客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所期望的是普天之下,都能遵循孝悌的规范

词语注释

代邸(dài dǐ):指旧时的王府
紫陌(zǐ mò):指京城繁华的街道
鸡岫(jī xiù):指鸡头山
棣萼(dì è):比喻兄弟和睦
荆枝(jīng zhī):比喻同宗兄弟
羽卮(yǔ zhī):古代的一种酒杯
覃率(tán shuài):广泛推行

创作背景

诗词《游兴庆宫作》创作背景

开元十六年(728年)春,唐玄宗李隆基驾幸兴庆宫,见宫苑春色与兄弟同游之景,遂以五言排律记此盛事。此诗实为盛唐宫廷诗的典范,字里行间既见帝王气象,又蕴手足情深。

一、宫阙与记忆的双重投影

"代邸青门右"开篇即暗含深意。兴庆宫原为玄宗龙潜旧邸,其地近长安通化门(青门),《汉书》载"代邸"乃汉文帝即位前居所,玄宗以此自喻,将个人发迹史嵌入历史长卷。"庭如过沛日"更以汉高祖还乡沛县之典,暗写今日重游旧邸的感慨。宫墙内粼粼太液池水,竟让他想起晋室南渡的苍茫时刻——这或许暗示着玄宗对"开元盛世"的自我期许。

二、棣萼之辉照朱楼

"绮观连鸡岫"至"今此茂荆枝"六句,实为唐代宫廷建筑美学与伦理观念的完美互文。考古发现兴庆宫龙池畔确有"绮观""朱楼"等建筑群,而"鸡岫"(鸡头山)、"雁池"皆化用汉代上林苑典故。更动人处在于"棣萼""荆枝"之喻,《诗经·常棣》兄弟之谊,经玄宗与宁王宪、薛王业等兄弟实际的和乐游宴,终成盛唐"天子友悌"的活态注脚。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其纹饰或可窥见当年兄弟共赏百戏的盛况。

三、政治理想的诗性表达

后十二句转入治国理念的抒怀。"务本方崇训"暗合《论语》"君子务本"之教,与敦煌遗书P.3722《开元杂报》记载的玄宗亲耕藉田、重视农桑的政令相呼应。而"弦歌送羽卮"的宴乐场景,恰与张说《大唐开元礼》记载的宫廷礼乐制度形成互证。结尾"孝弟一同规"的期许,实为玄宗将儒家伦理政治化的典型体现——这种思想亦见于他亲注《孝经》并颁行天下的举措。

此诗在《全唐诗》中位列玄宗卷首,其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一次春日游宴,更在于展现了盛唐统治者如何将个人记忆、家族伦理与国家治理,通过诗歌艺术熔铸成不朽的政治文化符号。

赏析

漫步在兴庆宫的遗迹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盛世图景。开篇"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二句,通过"青门""紫陌"的宫廷意象,瞬间将读者带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明代学者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盛赞此联"气象宏阔,有涵盖乾坤之势",那"庭如过沛日"的沛宫典故,暗含对玄宗如汉高祖般开创盛世的期许。

诗人笔下的宫廷景致充满流动的美感。"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构成精妙的视觉长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特别指出:"'连''接'二字使静态建筑产生绵延不绝的动势,鸡岫的曲线与雁池的波光在朱绮色彩中交相辉映"。这种华美景象实为"敦棣萼"政治理想的具象化,《毛诗正义》中"棠棣之华,鄂不韡韡"的兄弟和睦之意,在此转化为"茂荆枝"的家族繁荣象征。

当笔锋转向"万叶传馀庆"时,情感基调由颂扬转为沉思。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在《唐诗求是》中解析:"'千年志'与'时康俗'形成时空对话,诗人站在宫苑轩窗前的凝视('凭轩聊属目'),实为对盛世能否长存的哲学叩问"。那迎风飘动的车盖("飞盖")与流转的酒杯("羽卮"),在弦歌鼓吹中显露出浮华背后的隐忧。

终篇"孝弟一同规"的期盼,使全诗超越普通应制之作。正如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所言:"诗人将宫廷游宴升华为儒家治世理想的宣言,'务本崇训'与'德薄政难'的对照,展现盛唐文人特有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在繁华中见深度的笔法,正是该诗被收入《全唐诗》精华卷的重要原因。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云:"子隆此作,以离宫之景寄兴庆之思,'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二句,暗用汉高还乡、晋室南渡典故,将帝王家事化入寻常亭台,气象宏阔而笔致清婉。"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绮观''朱楼'联,藻绘中有飞动之趣。鸡岫雁池,本寻常景,缀以'连''接'二字,顿觉宫苑气象与天地精神往来。末章'孝弟同规'之语,见出诗人以颂为谏的深心。"

钱钟书《谈艺录》特别指出:"'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十字,可作盛唐气象注脚。以植物荣枯喻王朝兴衰,化用《诗经》'本支百世'之意而更显雍容,后来白乐天《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句,或从此处得法。"

施蛰存《唐诗百话》分析其结构:"全诗以空间铺陈始(青门紫陌),以时间感悟终(千年万叶),中间穿插宴游场景,如展金碧山水长卷。'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二句,音画交融,令人想见开元天宝年间宫廷雅集的风流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