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五年春,王屋山云岚缭绕处,唐玄宗敕建阳台观将成。这一日,玉冠羽衣的司马承祯执拂尘立于天坛峰顶,脚下是绵延千级的石阶——那是帝王为迎仙师特意开凿的"司马道"。
青牛车驾已备,玄宗亲题"白云先生"的墨迹犹带松烟香。李隆基三遣使臣的诚意终未能挽留这位"仙宗十友"之首,道人澄澈的目光始终望向东南方。那里有他结庐炼丹的天台山,桐柏观前的九峰春溪,正应和着《坐忘论》中"收心离境"的玄理。
玉真公主在香案前焚起降真香,王屋山特有的灵芝在竹笥中泛着紫光。李适之、李白等道友的赠别诗卷堆满案几,而玄宗这首五言,却将求贤问道的帝王心思藏于"江湖城阙"的对照中。道人抚过御赐桐木琴,弦间似有"地道逾稽岭"的山水清音——那是他五入长安后,终要回归的"白云乡"。
当司马承祯的芒鞋踏过会稽山阴时,天台赤城霞正漫过唐碑上的御笔。玄宗或许未曾料到,这道飘然远去的背影,会成为盛唐最飘逸的注脚,在《历代名画记》的吴道子真迹里,在《全唐诗》的卷帙间,永远定格成"万古一芳春"的方外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