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守岁侍宴应制》创作背景
宫廷盛景中的文墨风华
开元年间的大唐宫廷,每逢岁末便以金碧辉煌之姿迎接新岁。是夜,杜审言立于含元殿玉阶之下,见「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的盛况,奉命作此应制诗。玄宗命宫人将西域进贡的瑞炭垒成小山形状,焰火映照着檐角鎏金蹲兽,恰似《开元天宝遗事》所载「百枝灯树高二十尺,焚香如云」的景况。
应制诗的特殊规制
诗中「帝子王孙捧御筵」的描写,实为唐代元日大朝会的真实场景。据《大唐开元礼》记载,宗室成员需着袞冕、执圭璧,在太常寺雅乐「舒和之章」中行九献之礼。诗人以「弹弦奏节梅风入」暗合当时教坊新创的《梅花落》变奏曲,此细节与1970年西安出土的唐代乐俑阵容互为印证。
柏酒传杯的深意
「对局探钩柏酒传」一句,折射出盛唐守岁的独特风俗。宋代《岁时广记》引《景龙文馆记》云,中宗朝始创探钩赋诗之戏,至开元时已发展为以柏叶酒传饮作诗的雅趣。考古发现的鎏金鸿雁纹银酒筹,正是这类宫廷诗酒盛会的实物见证。诗人末句「暂留欢赏寄春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应制诗「颂圣而含规」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