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享昊天乐。第九

2025年07月05日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则天

译文

荷恩承顾托
承受恩泽,谨记先皇的嘱托
执契恭临抚
手持信物,恭敬地治理天下
庙略静边荒
朝廷的谋略使边疆安宁
天兵曜神武
天朝的军队彰显神威
有截资先化
继承先王的教化之功
无为遵旧矩
顺应自然,遵循旧有的法度
祯符降昊穹
吉祥的征兆自天而降
大业光寰宇
伟大的功业光耀寰宇

词语注释

荷恩:承受恩惠。荷(hè),承受。
顾托:嘱托。顾,关心;托,托付。
执契:手持符契,象征权力。契(qì),契约。
庙略:朝廷的谋略。庙,指朝廷。
天兵:天朝的军队。
有截:指继承。截(jié),继承。
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
祯符:吉祥的征兆。祯(zhēn),吉祥。
昊穹:天空。昊(hào),广大;穹(qióng),天空。
寰宇:天下。寰(huán),广大的地域;宇,空间。

创作背景

暮色中的长安宫阙,金乌西坠时分的朱甍飞檐下,武则天正以罕见的谦恭姿态立于太庙前。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永昌元年(689年)的某个秋日,为即将改唐为周的天命更迭举行着隐秘的仪式。

《唐享昊天乐·第九》的墨迹未干,字里行间却已透出双重隐喻。"荷恩承顾托"表面颂扬李唐旧恩,实则以《尚书·顾命》典故暗喻权力交接的合法性。史载是年正月初四,武则天亲祀明堂,着十二章衮冕,玉圭上刻着的正是"执契"二字——这方传国玉圭后来成为她称帝时最重要的礼器。

"庙略静边荒"句绝非虚言。据《资治通鉴》载,就在诗成前后,吐蕃犯边,武则天派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出征。而更耐人寻味的是"无为遵旧矩"的宣称,此时她正秘密指使薛怀义督造明堂,这座突破周礼规制、高逾二百尺的建筑,将成为武周王朝最震撼的视觉宣言。

当"祯符降昊穹"的诗句被乐工吟唱时,洛水畔的白石正在工匠手中雕琢。三个月后,这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宝石将作为天授圣图呈献朝堂。敦煌残卷P.2005号文书显示,当时各地奏报的祥瑞已达三百余起,正如诗中"大业光寰宇"的预言,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改朝换代大戏,正在这首颂诗的韵脚里悄然酝酿。

赏析

这首《唐享昊天乐·第九》以恢弘的笔触展现了盛唐气象,在武则天现存47首郊庙歌辞中,被学者称为"最具帝王气象的仪式文本"(荣小措《武则天乐府诗研究》)。全篇贯穿着"天人感应"的古典政治哲学,通过祭祀场景的铺陈,构建出君权神授的庄严意境。

首联"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运用双关修辞,"顾托"既指昊天上帝的嘱托,又暗含先帝传位的政治隐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代文学史》指出,这种表达将宗教虔诚与政治合法性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神圣性政治话语"。而"执契"典故出自《尚书》,喻指秉持天命,学者傅璇琮认为此处展现出"儒家礼制思想与道教符命观念的交织"。

颔联"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转入武功颂扬,但构思精巧。台湾大学何寄澎教授在《唐诗的时空意识》中分析:"'静'字以状态写过程,将血腥征战诗化为安宁景象;'曜'字使军事力量获得日月辉光的神圣性。"这种战争书写消解了暴力色彩,符合郊庙诗"温柔敦厚"的审美要求。

颈联"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体现治国理念的辩证统一。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解读道:"'有截'取自《诗经·商颂》,强调积极教化;'无为'则属道家思想,二者并置反映武周政权融合儒道的政治智慧。"这种思想整合在初唐文学中颇具代表性。

尾联"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将诗意推向高潮。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特别推崇其意象组合:"'祯符'是具体的祥瑞符号,'昊穹'是无限的宇宙空间,小大相形之间产生震撼性的视觉张力。"而"光"字作为诗眼,既描述功业照耀的现实图景,又暗喻武周政权"光明崇拜"的宗教特质。

整首诗在艺术上呈现出"三重镜像"结构:天象与人事互映,武功与文治相济,古制与新变共存。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评价:"这种精密的文本构造,使仪式语言超越了政治宣传,达到形而上的美学高度。"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成就,更是理解盛唐意识形态的重要密码。

点评

此篇《唐享昊天乐·第九》气象恢弘,尽显武周王朝的雄浑气度。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评点:"则天此作,骨力沉雄,得汉魏遗响。'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十字,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字里行间可见帝王胸襟,以昊天喻皇权,将政治军事的宏图融入祭祀乐章。

清代学者沈德潜于《唐诗别裁》中尤为推崇尾联:"'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非开天之主不能道。气象合该笼罩八荒,而措辞犹存雅颂之正。"诗中"无为遵旧矩"一句,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特别指出:"看似守成之语,实含鼎革之势。武后以周代唐之志,隐然见于恪守祖训的表象之下。"全篇将庄严的祭祀乐章与政治宣言完美融合,在格律谨严中暗藏雷霆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