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长安宫阙,金乌西坠时分的朱甍飞檐下,武则天正以罕见的谦恭姿态立于太庙前。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永昌元年(689年)的某个秋日,为即将改唐为周的天命更迭举行着隐秘的仪式。
《唐享昊天乐·第九》的墨迹未干,字里行间却已透出双重隐喻。"荷恩承顾托"表面颂扬李唐旧恩,实则以《尚书·顾命》典故暗喻权力交接的合法性。史载是年正月初四,武则天亲祀明堂,着十二章衮冕,玉圭上刻着的正是"执契"二字——这方传国玉圭后来成为她称帝时最重要的礼器。
"庙略静边荒"句绝非虚言。据《资治通鉴》载,就在诗成前后,吐蕃犯边,武则天派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出征。而更耐人寻味的是"无为遵旧矩"的宣称,此时她正秘密指使薛怀义督造明堂,这座突破周礼规制、高逾二百尺的建筑,将成为武周王朝最震撼的视觉宣言。
当"祯符降昊穹"的诗句被乐工吟唱时,洛水畔的白石正在工匠手中雕琢。三个月后,这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宝石将作为天授圣图呈献朝堂。敦煌残卷P.2005号文书显示,当时各地奏报的祥瑞已达三百余起,正如诗中"大业光寰宇"的预言,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改朝换代大戏,正在这首颂诗的韵脚里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