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

公元746年-公元816年

灵澈,唐代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幼年出家,后游历各地,与当时文人名士如刘长卿、皎然等交往甚密,以诗闻名。其诗风清丽,多写山水田园与禅理。

生平

公元746年

灵澈出生,俗姓汤,字澄源。

公元760年

幼年出家为僧。

公元770年

开始游历江南各地,与文人名士交往。

公元780年

与诗人刘长卿结识,多有唱和。

公元785年

与诗僧皎然成为挚友,共同探讨禅理与诗歌。

公元790年

名声渐起,诗作广为流传。

公元800年

定居会稽,继续创作诗歌。

公元810年

晚年仍与文人交往,诗风更趋淡泊。

公元816年

灵澈圆寂,享年70岁。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 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 婉转凌烟霞。众雏...

2025年07月05日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 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2025年07月05日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 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2025年07月05日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2025年07月05日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 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 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

2025年07月05日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2025年07月05日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2025年07月05日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2025年07月05日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

与灵澈同年出生

郑馀庆

746年-820年

郑馀庆,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唐朝宰相、书法家,北魏中书令郑道昭五世孙。郑馀庆出身荥阳郑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后举进士,历任河南府参军、殿中侍御史、司勋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因得罪宰相卢杞,被贬为郴州司马。唐德宗时,他历任饶州长史、国子司业、兵部侍郎、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后因事罢相,贬为太子宾客。唐宪宗时,郑馀庆再次拜相,历任尚书左仆射、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封荥阳郡公。唐穆宗时,他以太子少师致仕。郑馀庆一生历仕四朝,两次拜相,以清俭著称,且擅长文章,时人常求其撰写碑志。他还参与修订了《大唐新格》等律法。

与灵澈同年出生

赵宗儒

746年-832年

赵宗儒(746—832),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历经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累官至宰相,以方正廉洁、精通礼学著称。他进士及第后入仕,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户部侍郎等职,元和六年(811)拜相,后罢为荆南节度使,入朝又任吏部尚书等职。穆宗时判太常卿,整顿礼乐;文宗时进位检校司空、太子太傅。卒年八十七,赠司徒,谥号“昭”。

比灵澈大1岁

高崇文

745年-809年

高崇文(745—809),唐朝中期名将。出身将门,早年从军,隶属于神策军,以骁勇善战著称。贞元年间镇守长武城,治军严谨,吐蕃不敢近塞侵扰。元和元年(806年),率军讨伐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攻克成都,平定叛乱,因功封南平郡王,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二年(807年),调任邠宁庆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元和四年(809年)去世,年六十四,追赠司徒,谥号“威武”。

比灵澈大1岁

韦皋

745年-805年

韦皋(745—805),字城武,唐朝中期名将、重臣,出身京兆韦氏。以门荫入仕,初为建陵挽郎,后累迁监察御史。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朱泚之乱时,参与平叛筹备。贞元元年(785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镇守西川二十一年。在职期间,多次击败吐蕃入侵,离间吐蕃与南诏关系,促成南诏归附唐朝(794年苍山会盟),巩固西南边防。贞元十七年(801年),大举反攻吐蕃,拓地千里,因功封南康郡王。又在蜀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安抚百姓,支持文化发展。永贞元年(805年)去世,赠太师,谥号“忠武”,为唐朝西南边疆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比灵澈大1岁

张荐

745年-806年

张荐(745—806),字孝举,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唐代中期官员、史学家。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张鷟为武后时期著名文人、考功员外郎。张荐自幼精通史传,以博学工文著称,早年得颜真卿赏识。大历年间经李涵举荐入仕,授左拾遗。贞元初年迁太常博士,四年(788年)奉命出使回纥,面对可汗骄倨坚立宣诏,维护朝廷尊严,返回后迁礼部员外郎。贞元十三年(797年)以本官知制诰,后迁郎中。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不久复任史馆修撰,参与国史修撰。元和元年(806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其一生在政治、外交、史学领域均有建树。

比灵澈大2岁

陆长源

744年-799年

陆长源,字泳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官员。其祖陆余庆,为中宗时宰相。陆长源以荫授建陵挽郎,后历任多个官职。他博学多才,工于文辞,性格耿介,不畏权势。在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去世后,他总领留后事,因刚愎自用,欲以峻法绳骄兵,最终引发兵变,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