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江南弄

2025年07月05日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眇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王勃

译文

相和歌辞。江南弄
江南的曲调悠扬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江南的曲调,如巫山与楚梦相连,行云送雨几度相伴。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在瑶轩金谷的春日里,玉童仙女却无缘相见。
紫露香烟眇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紫露香烟缥缈难寄,清风明月下遥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遥遥相思,草木徒然青翠,只为聆听那凤凰双飞的曲调。

词语注释

巫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常与云雨相关,象征男女之情。
楚梦:指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梦,典出《高唐赋》。
瑶轩:华美的车驾。
金谷:指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象征奢华。
玉童仙女:指传说中的仙童玉女,象征美好的爱情。
紫露:紫色的露水,象征祥瑞。
香烟:焚香的烟雾,象征祈祷或思念。
眇难托:缥缈难以寄托。眇(miǎo),遥远模糊。

创作背景

江南弄:一曲穿越千年的云雨相思

创作背景探微

南朝梁武帝萧衍笔下流淌的《江南弄》,实为宫体诗中一朵带着巫山云气的奇花。据《乐府诗集》卷五十载,此曲调本为梁天监十一年(512年)武帝改《西曲》所制,七言七句的独特体式,恰似江南水波般摇曳生姿。

"巫山连楚梦"之句,分明可见宋玉《高唐赋》的遗韵。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朝云暮雨传说,在此化作"行雨行云几相送"的缱绻。六朝文人惯以云雨意象寄托情思,而武帝更将帝王家的金谷瑶轩(暗用石崇金谷园典)与仙家玉童并置,紫烟缭绕间,完成尘世与仙界的诗意对话。

时空交织的相思

"清风明月遥相思"二句,展露了宫体诗向唐诗过渡的征兆。陈代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有"清风明月遥相思"之句,或为梁武帝所本。这种跨越时空的思念,在"草徒绿"的叹息中愈发深刻——草木年年返青,而仙凡之约终成虚设。

末句"双飞凤凰曲"暗藏机杼。据《太平御览》引《西京杂记》,汉世有《双凤离鸾》曲,武帝化古曲为新声,将楚地巫山神话、汉世乐府遗响与南朝文人审美熔铸一体,成就这段仅49字却横跨三百年的艺术对话。

赏析

《相和歌辞·江南弄》以绮丽缥缈的笔触,构筑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相思幻境。诗人将巫山云雨的神话意象与江南春色交织,形成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巫山连楚梦"三句,化用宋玉《高唐赋》典故,却以"几相送"的重复韵律,赋予云雨意象以流动的永恒性——正如王运熙在《乐府诗述论》中所指出的:"楚梦与江南的地理叠合,使神女传说获得了水乡特有的柔婉气质"。

中段"瑶轩金谷"四句展现精妙的意象对仗:金谷园的春色与瑶池仙阙并置,玉童仙女的不可见与紫露香烟的难以托付形成双重悬隔。葛晓音在《唐诗流变论》中特别推崇此处的通感手法:"香烟的视觉'眇'与清风的触觉'遥'共同强化了相思的不可抵达,这种多维度的空间阻隔,比《古诗十九首》的'迢迢'更具立体感"。

结尾的复沓句式堪称绝唱。"遥相思"的重复如回声荡漾,而"草徒绿"的突转极具张力——春草的蓬勃生机反衬出相思的徒劳,这与李白"燕草如碧丝"的写法异曲同工。最后"双飞凤凰曲"的听觉意象收束全篇,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评点:"凤凰双飞的圆满图景始终存在于想象中,正如鲍照'双燕弄声'的写法,但此处更显空灵,是典型的'不写之写'"。

全诗在时空处理上极具特色:楚梦的往古神话、上春的当下时节、遥相思的未来期待,构成三维时间场;而巫山、金谷、瑶轩等空间的不断跳跃,正如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所言:"这种时空的快速切换,实则是将现实情感升华为永恒的精神象征"。最终呈现的,是超越具体情事的纯粹审美意境,堪称六朝乐府向唐诗过渡的典范之作。

点评

"七言长短句至此,已得风流摇曳之致。'行雨行云'句尤妙,化用高唐神女典而不着痕迹,恍见湘灵鼓瑟、江妃解佩之态。"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江南弄》意象运用

"玉童仙女无见期'与'遥相思'回环相应,如织锦回文,情丝往复。结句'双飞凤凰曲'骤收清音,留不尽之意在青苹之末。"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论结构笔法

"李太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得其明媚,此作'紫露香烟眇难托'独得幽缈。六朝乐府遗响,至此更添唐韵。"
——【明】胡应麟《诗薮》比较艺术风格

"'草徒绿'三字最是惊心,草木无情兀自葳蕤,而人间相思已凋朱颜。后来温飞卿'绿窗残梦迷',未必不从此处悟境。"
——【当代】叶嘉莹论诗词意象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