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秋江送别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王勃

译文

早是他乡值早秋
早已身处异乡,又逢早秋时节
江亭明月带江流
江边小亭,明月映照着奔流的江水
已觉逝川伤别念
望着流逝的江水,更添离别的伤感
复看津树隐离舟
又见渡口的树木,渐渐隐没了离去的行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
归去的船只和马队,整齐地排列成行
江南江北互相望
江南江北的人们,相互遥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
谁说这只是一水之隔的波澜
已觉山川是两乡
分明已觉山川阻隔,如同两个世界

词语注释

逝川:shì chuān,指流逝的江水,比喻时光流逝。
津树:jīn shù,渡口的树木。
俨成行:yǎn chéng háng,整齐地排列成行。

创作背景

秋风初起时节的巴蜀江畔,王勃的墨痕在宣纸上洇开一片唐韵。这位少年成名的诗人,此刻正经历着人生第二次远谪——从长安到虢州,再从虢州至交趾。咸亨二年的江亭月色,见证着他与友人执袂分别时,衣袖间抖落的千古绝唱。

史载唐高宗龙朔年间,王朝内部权力倾轧愈烈,王勃因《檄英王鸡文》触怒天颜,又逢曹达案牵连,从此"万里西风夜正长"。当他在长江支流的某处渡口停驻,江流与明月构成的永恒意象,与诗人转徙飘蓬的际遇形成强烈共振。庾信《哀江南赋》的典故在此处若隐若现,那"逝川"既是《论语》中"逝者如斯"的哲思,更是诗人廿六载人生的具象投影。

第二首七绝的创作情境尤为动人。据《唐才子传》记载,当时送行舟楫与归程车马在两岸形成对称的队列,这种空间上的精巧布局,被诗人转化为"江南江北互相望"的蒙太奇镜头。南朝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意境,在此被重构为更具张力的画面——看似寻常的一水之隔,因着离情竟化作"山川两乡"的心理距离。这种空间感知的异化,恰是初唐文人羁旅诗中特有的时空意识觉醒。

在初唐四杰革新齐梁诗风的历史背景下,这两首作品既延续了魏晋离别诗"以悲为美"的传统,又以"江流—明月—离舟"的立体构图,展现出唐诗由宫廷应制向江山塞漠拓展的审美转向。那轮照耀过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明月,此刻正在王勃的江亭上空,为盛唐气象投下第一缕清辉。

赏析

暮色中的江亭,明月悬于秋水之上,波光粼粼的江流将月光揉碎成万千银鳞。王勃这首《秋江送别二首》以时空交织的笔法,将离愁别绪浸染在流动的意象中,正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言:"初唐短歌,子安(王勃)最得江山之助,字字有烟波浩渺气。"

首章"早是他乡值早秋"连用两个"早"字,既是节候的叠印,更是心理时间的加速流逝。俞陛云《诗境浅说》特别指出这种"时空双早"的匠心:"客里逢秋,已添惆怅,更值江亭送客,明月堕波,恍若离人心绪随流东去。"那"带江流"的明月,实则是诗人将无形别情具象化的神来之笔,正如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之先声。

次章"归舟归骑俨成行"以动态构图展现送别全景。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分析此联:"'江南江北'的视角转换,暗含顾盼生姿的视觉张力,使平面的送别场景产生立体的空间纵深感。"最耐人寻味的是末句"山川是两乡",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评点道:"一水之隔,心理距离竟成山川之遥,此等笔法开宋人'咫尺江山分楚越'(黄庭坚句)之先河。"

全诗意象群构成精妙的隐喻系统:逝川喻时光(《论语·子罕》典),津树指代离别(《诗经·秦风》"蒹葭"意象遗响),而波澜一水化作心理鸿沟,恰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王勃将庾信'阳关万里道'的苍茫,浓缩为盈盈一水间的怅惘,这是六朝空间意识向盛唐气象的过渡。"

在这幅秋江送别图里,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初唐诗人对汉魏风骨的继承,更能发现王勃以"明月""逝川"等意象重构离别美学的努力。正如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所叹:"二十八字中,有千里之势,得山水之魂,此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者也。"

点评

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此二首曰:"子安(王勃)短歌,如露荷翻珠,风篁奏籁。其《秋江送别》二章,'江亭明月带江流'七字,便已画尽天涯孤客之眼;'山川是两乡'五字,更道破人间别离之髓。"

清人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首章'带'字妙绝,月随波转,光与流俱,客心逐水而俱远也。次章'俨成行'三字,写尽舟车纷沓之状,而'互相望'又暗藏多少踟蹰。子安善用虚字,'已觉''复看''谁谓''已觉',转折处俱见黯然神伤。"

近代学者闻一多《唐诗杂论》赞叹:"王勃的送别诗是含着微笑的眼泪。'波澜一水'与'山川两乡'的对比,将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矛盾,用最经济的文字点化成永恒的人类情感困境。这种时空压缩的艺术,在初唐诗坛实属先知先觉。"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特别激赏第二首:"诗人用归舟归骑的整齐行列,反衬出离人内心的零乱。江南江北的互相凝望,使地理空间转化为情感张力场。末二句以流水喻别情虽属常见,但'才''已'二字构成的时间差,让离愁具有了惊心动魄的突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