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破后,长安秋深,王绩独对飘蓬,挥毫成此绝唱。
贞观四年,唐军破东突厥,俘颉利可汗,四海宴然。然王绩之心,犹似秋蓬辗转——昔年隋末大乱,群雄并起,其兄王通隐于河汾,讲学著书;而王绩三仕三隐,终托身唐室。今见长安落叶,忽忆故国建德(窦建德)旧事,彼时烽烟蔽日,英雄逐鹿,而今宫阙巍峨,尽属新朝。
"遇坎聊知止"一句,暗含《周易》"坎为险"之象,道尽乱世文人进退维谷之艰。窦建德据河北时,曾礼贤下士,然终为太宗所灭。王绩笔下"逢风或未归"之蓬,恰似建德旧部飘零,亦似己身徘徊于仕隐之间。史载其"以醉失职",实则是清醒者假醉佯狂。
秋蓬意象,自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以来,便是羁旅之思的绝佳载体。王绩更添新意:"孤根何处断"叩问时代巨变中士人的精神原乡,而"轻叶强能飞"则描摹出知识分子在权力更迭中的脆弱与坚韧。辛学士者,或为太宗文学馆学士辛谞,彼时正参与修撰《群书治要》,王绩以此诗示之,恐非单纯咏物,实有"明哲保身"之智寄寓其中。
一叶秋蓬,承载着隋唐易代之际的集体记忆,亦飘荡着诗人对永恒乡愁的哲学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