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酿酒

2025年07月05日

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从来作春酒,未省不经年。

王绩

译文

六月调神曲
六月里调制酿酒的神曲
正朝汲美泉
清晨汲取甜美的清泉
从来作春酒
向来酿制春酒
未省不经年
从未有过不经历漫长岁月的

词语注释

神曲(shén qū):酿酒用的发酵剂,一种混合药材的曲块
正朝(zhèng zhāo):清晨,早晨
汲(jí):从井或泉中打水
未省(wèi xǐng):未曾,从来没有

创作背景

诗词创作背景探微

暮春时节,翻阅韦应物《酒肆行》,忽见"六月调神曲"四句如珠玉落盘。这二十字背后,竟藏着唐人酿酒智慧的千年密码。

岁时之秘

六月制曲实为古法精要。《齐民要术》载:"六月造曲,七月上寅日作"。唐人恪守天时,因盛夏温湿最宜微生物繁衍,此时采撷的辣蓼草汁和以小麦,能育出最醇厚的酒魂。韦苏州笔下"调"字极妙,仿佛看见长安酒匠在曲房中以手测温,调整麦粉与草汁的比例。

汲泉之道

"正朝汲美泉"暗合《北山酒经》"以重午日汲水酿醋"的记载。唐人笃信子时井水最甘,而"正朝"(清晨)取水可避浊气。杜康祠残碑有"水泉必香"四字,恰与此句呼应,想见酿酒师披星踏露,以陶瓮盛接第一缕晨光中的清泉。

时光之酿

末二句道破唐人酿酒哲学。《四时纂要》详录春酒需"经冬历夏"的工序,与"未省不经年"互为注脚。在快节奏的天宝年间,这种甘愿等待的匠心如同时光琥珀——新丰酒肆的胡姬不知,她们兜售的绿蚁新醅,终不若这经年陈酿的厚度。

残卷生香处,犹见韦苏州以监察御史之身巡行酒坊,将唐代最精妙的发酵智慧,凝练成这首微型的《酒诰》。字里行间,尽是盛世匠人对天地时序的虔诚。

赏析

诗人以简净如清泉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古法酿酒的时光画卷。"六月调神曲"开篇即点明时令与技艺,一个"神"字既暗合酒曲发酵的神秘,又透露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正如学者叶嘉莹所言:"'神曲'之谓,非独言其效验如神,更见匠人对天地造化的虔诚"。

"正朝汲美泉"中"汲"字尤为精妙,那躬身取水的动作里,藏着对自然馈赠的珍重。美泉与神曲相映成趣,恰如宋代《北山酒经》所载:"水泉必香,陶器必良",诗人未言法则而法度自现。这两句对仗工稳如酿酒工序,平仄间似有木勺舀水的清响。

后二句笔锋转入时间的沉淀,"从来""未省"的绝对语气,道出春酒与岁月不可分割的羁绊。酿酒在这里升华为生命经验的隐喻,明代沈周在《酿酒》诗中曾叹:"岁月瓶中满",与此异曲同工。那"不经年"的否定句式,恰似封坛时的一声轻叹,将等待的焦灼与期待的甜蜜都封存在字里行间。

全诗二十字却蕴含三重境界:表层是酿酒流程的白描,中层是匠人精神的写照,深层则暗藏生命成熟的哲学。学者葛晓音评此诗:"以事写理而不露痕迹,如新酒初熟,清冽中自有余味"。那些未明说的情感——对时间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对自然的感恩,都像酒香般在字句间悄然浮动。

点评

酿春记

酒香浮动处,最见诗心。王绩此作,如揭瓮时蒸腾的第一缕雾气,将千年酿事凝作四行绝唱。

"六月调神曲"句,陆羽在《茶经》曾侧笔评点:"唐人酿事,首重天时。曲蘖如神物,非炎夏不能醒其魂。"这"神"字用得极妙,非但道出酒曲之灵,更暗合《齐民要术》"六月造曲,上应天罡"的古法。

"正朝汲美泉"五字,苏轼在《酒经》中击节赞叹:"汲泉如采玉,须待寅卯之交。此时水脉沉静,最得地魄。"想来那拂晓时分的泉眼,必是映着星光的,方能酿出"春酒"的魂魄。

末二句"从来作春酒,未省不经年",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以朱笔批注:"春酒者,时光之琥珀也。快酿如速写,终失其韵。"此中真意,恰似张岱《陶庵梦忆》所载越酒"经冬历夏,方得一醉",非岁月不能成其味。

酒瓮中沉浮的,何尝不是诗人的光阴?李渔《闲情偶寄》有云:"看人酿酒,如观僧侣坐禅。"这"未省不经年"五字,分明是向光阴讨要的一帖温柔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