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赠李征君大寿创作背景考略
唐风浩荡之际,诗人以五言长律为隐士李征君贺寿,字里行间浸透对高洁之士的礼赞。考其背景,当与盛唐时期"终南捷径"之风形成微妙对照——彼时士人或假隐求仕,而真隐者如李征君者,反得朝野共仰。
细绎诗中典故,"孔淳辞散骑"暗用南朝孔淳之隐居不仕典,"陆昶谢中郎"取北朝陆昶屡征不起事。此二典并提,恰合《旧唐书·隐逸传》所载"高宗、武后时,征辟尤盛,然真隐者愈稀"之况。诗人以九徵十辟、副君迎送等铺陈,非独颂寿,实为勾勒出一幅盛唐版的《逸民图》。
"灞陵幽径"与"磻溪隐路"之对仗尤见匠心。前者化用汉文帝访隐士处,后者暗喻姜尚垂钓地,既点明李征君"隐于帝畿"的特殊身份,又呼应《唐会要》卷五十六载"景云中,遣使赍玺书迎隐士"的史实。而"绩草为裳""兰陵卖药"等句,则与《云笈七签》记载的唐代隐士"采药制浆,被褐怀玉"之风若合符契。
末章"管宁存祭礼"四句最堪玩味。管宁避乱辽东仍守汉礼,王霸隐居仍重朝章,此中微意或暗指李征君虽隐遁却心怀礼乐。考《新唐书》载玄宗曾赐隐士"逍遥先生"号,诗人"披裘骄盛唐"之结,恰为盛唐包容隐逸文化的诗化注脚——非唯隐者自高,实乃盛世足以容其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