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汉故城

2025年07月05日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
经始谋帝坐,兹焉壮未央。规模穷栋宇,表里浚城隍。
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钩陈被兰锜,乐府奏芝房。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谓保灵长。
历数有时尽,哀平嗟不昌。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
奥位匪虚校,贪天竟速亡。魂神吁社稷,豺虎斗岩廊。
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君王无处所,年代几荒凉。
宫阙谁家域,蓁芜罥我裳。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在昔高门内,于今岐路傍。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
狐兔惊魍魉,鸱鸮吓獝狂。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黄。
烈烈焚青棘,萧萧吹白杨。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

王绩

译文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
昔日汉朝尚未安定,强横的秦朝仍在称霸四方。
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
中原争霸的战事结束,汉高祖刘邦如龙腾飞展雄才。
经始谋帝坐,兹焉壮未央
初建帝业谋划皇位,在此奠定了未央宫的宏伟。
规模穷栋宇,表里浚城隍
宫阙规模穷极壮丽,内外城壕深广威严。
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
诸侯尊崇长乐宫,朝廷增建华丽的建章宫。
钩陈被兰锜,乐府奏芝房
兵器陈列如兰锜般精美,乐府演奏《芝房》的乐章。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
翡翠明珠装饰帷帐,鸳鸯成对映衬白玉殿堂。
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清晨用宝鼎进膳,夜晚弥漫郁金香的芬芳。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天马从东方驰来,佳人令北方为之倾倒。
何其赫隆盛,自谓保灵长
何等显赫繁荣,自以为能永保昌盛。
历数有时尽,哀平嗟不昌
天命终有尽头,哀叹平帝时的衰败。
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
坚冰般的小人成奸猾,汉朝火德终致纲纪颓废。
奥位匪虚校,贪天竟速亡
帝位岂是虚设,贪天之功终致速亡。
魂神吁社稷,豺虎斗岩廊
魂灵为社稷悲叹,豺虎在朝堂争斗。
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
金狄铜像移徙灞岸,承露铜盘迁往洛阳。
君王无处所,年代几荒凉
君王无处安身,岁月几多荒凉。
宫阙谁家域,蓁芜罥我裳
宫阙成了谁家领地,荒草缠绕我的衣裳。
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井田制只剩荒草,沧海已变桑田。
在昔高门内,于今岐路傍
昔日高门大户,如今沦落路旁。
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
残基难以辨认,古墓排列成行。
狐兔惊魍魉,鸱鸮吓獝狂
狐兔惊动鬼怪,鸱鸮吓退狂徒。
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黄
空城寒日西斜,原野暮云昏黄。
烈烈焚青棘,萧萧吹白杨
熊熊焚烧荆棘,萧瑟风吹白杨。
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
千秋万代过去,徒令歌咏感伤。

词语注释

龙骧(xiāng):比喻人昂首阔步,气概威武。
兰锜(qí):兵器架的美称,此处指精美的兵器陈列。
芝房:汉代乐府曲名,象征祥瑞。
郁金香:此处指香料,非现代花卉。
火德:汉朝以火德自居,象征天命。
金狄:指铜铸的狄人像,汉武帝时立于宫外。
蓁芜(zhēn wú):丛生的杂草。
魍魉(wǎng liǎng):传说中的鬼怪。
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古人视为不祥之鸟。
獝狂(xù kuáng):狂乱的样子。

创作背景

诗词《过汉故城》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此诗以西汉兴衰为镜,折射出深沉的历史沧桑。开篇"大汉昔未定"至"自谓保灵长"十六句,铺陈高祖建汉至武帝鼎盛的恢宏史诗:

  • 秦末乱世中,刘邦"郁龙骧"而起,定鼎未央宫
  • 武帝时达到极盛,长乐建章诸宫"穷栋宇"之华,乐府芝房尽显文治
  • "天马来东道"暗指张骞凿空西域的帝国荣光

转折悲歌

自"历数有时尽"始,笔锋陡转哀平之世:

  • 外戚王莽"冰坚成巨猾"篡汉,应验"火德颓纲"谶纬
  • "金狄移灞岸"用典《西京杂记》中铜人迁徙,象征国祚转移
  • "铜盘向洛阳"指东汉建都的政权更迭

废墟意象

后十六句构筑震撼的废墟美学:

  • 宫阙化为"蓁芜罥裳"的荒原,井田生蒿莱
  • 高门故址变岐路,古墓成行见证"海水桑田"
  • 狐兔鸱鸮的意象群,与"焚青棘""吹白杨"形成视听通感
  • 结句"千秋万岁"的永恒时间与"空城寒日"的瞬时空间形成张力

创作语境

诗人途经汉长安遗址时,触目兴怀:

  1. 借西汉盛衰暗喻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隐忧
  2. "贪天速亡"等句蕴含对统治者的讽谏
  3. 通过废墟书写完成对历史循环论的哲学思考
  4. 最后"咏歌伤"三字点明怀古诗"发思古之幽情"的本质

(注:诗中"冰坚"喻王莽外戚势力如冰凝结,"火德"指汉朝尚火德的五行终始说)

赏析

诗人以汉故城的兴衰为镜,在时空交错中展开一幅苍凉的历史画卷。开篇以"强秦擅场"与"高祖龙骧"的对比,暗喻王朝更迭的必然性。吴小如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指出,这种起笔"如金石掷地,瞬间奠定全篇浑厚基调"。

意象的层递与反差
诗中建筑意象极具张力:未央宫的"穷栋宇"与长乐宫的崇峨,在"钩陈兰锜""翡翠珠帐"的铺陈中达到极盛。而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认为,这种奢华描写实为"伏脉千里",与后文"蓁芜罥裳""井田生草"形成惊心对比。特别是"铜盘向洛阳"的典故运用,喻指汉室神器迁移,比直接描写更具历史纵深感。

情感的跌宕与升华
"赫隆盛"到"嗟不昌"的陡转,体现诗人对历史无常的敏锐洞察。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特别激赏"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二句,称其"以五行相克之理,将政治衰败具象为自然意象"。末段"狐兔鸱鸮"等意象群,被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评为"以狞厉之景写彻骨之悲,较之鲍照《芜城赋》更添沧桑"。

时空艺术的精妙
"在昔高门内,于今岐路傍"的时空并置,暗合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之妙。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虽论他作,却恰可注解此诗:"废墟书写之魂,在于让时间显形于空间"。而"千秋并万岁"的结句,被叶嘉莹先生誉为"以永恒反衬瞬逝,使个体哀伤升华为人类共情"。

全诗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狞厉之美中沉淀着历史的重量。诗人以考古学家般的精准与抒情诗人般的敏感,让废墟发出震撼千年的叹息。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此诗以汉城兴废为经纬,熔铸史笔与诗心于一炉。'翡翠明珠帐'至'佳人倾北方'六句,极写盛时之绮丽,正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笔法,为后文荒凉作反衬。末段'狐兔惊魍魉'等句,直追鲍照《芜城赋》之悲怆,而'千秋并万岁'之结,更见宇宙苍茫之思。"

钱钟书《谈艺录》评: "唐人怀古诗多蹈袭,此篇独以时空交错取胜。'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二句,化用《庄子》沧海桑田之意而自出新境。其写衰败处不滞于物象,'烈烈焚青棘'之烈,'萧萧吹白杨'之萧,叠字中自含《楚辞》招魂之韵。"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析: "全诗暗合'赋比兴'三体:首叙汉兴如龙骧(赋),中段'天马来东道'喻天命所归(比),末以'空使咏歌伤'点醒题旨(兴)。尤妙在'奥位匪虚校'四句,将政治哲学以诗语道出,足见诗人史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论: "此作深得班固《两都赋》铺陈之髓,又兼具阮籍《咏怀》苍凉之气。'规模穷栋宇'与'馀基不可识'形成强烈对照,废墟美学中暗藏《周易》'亢龙有悔'的哲思,实为咏史题材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