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2025年07月05日

右地接龟沙,中朝任虎牙。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朔风摇汉鼓,边马思胡笳。
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当看劳还日,及此御沟花。

苏颋

译文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共同为阳将军饯行,他兼任源州都督和御史中丞
右地接龟沙,中朝任虎牙。
西域边陲连接着龟兹和沙漠,朝廷委派你这虎将镇守。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像张然明那样改变边地风俗,如霍去病般以国为家不念归程。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登坛拜将的典礼隆重盛大,军队出征的仪容威严辉煌。
朔风摇汉鼓,边马思胡笳。
北风摇动着汉军的战鼓,战马嘶鸣似在怀念胡地的笳声。
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
军旗收合不露锋芒,高冠巍峨彰显正气。
当看劳还日,及此御沟花。
待到凯旋归来之日,正好赶上御沟边鲜花盛开。

词语注释

龟沙:指龟兹(qiū cí)和沙漠,代指西域边陲
虎牙:古代对勇猛将领的称呼,此处指阳将军
然明:东汉张奂的字,曾安定边疆改变民俗
去病:西汉名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闻名
胡笳(jiā):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音色悲凉
御沟:皇城外的护城河,此处指长安

创作背景

诗词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创作背景考

时代风云

此诗当作于盛唐向中唐过渡之际,时值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西北边防空虚,吐蕃趁机蚕食河陇。阳将军受命源州都督兼御史中丞,肩负"虎牙"之任,赴边陲重整军备。诗中"右地接龟沙"正指源州(今宁夏固原)毗邻吐蕃的险要地势,龟沙意象暗喻《后汉书·班超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戍边悲壮。

人物镜像

"然明方改俗"用张奂典,《后汉书》载其任安定属国都尉时"羌豪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喻阳将军化育边民之德。"去病不为家"则取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志,彰显将领舍身许国的气概。

军容礼制

"将礼登坛盛"暗合唐代都督就职仪轨,《大唐开元礼》载边镇大将受命需筑坛祭旗,诗中"朔风摇汉鼓"与敦煌文书P.2555《陷蕃诗》"边风摇白草"异曲同工,皆以风物映衬军威。"旗合无邀正"化用《尉缭子》"旗麾之左而左,麾之右而右"的阵法,而"冠危有触邪"既指御史台獬豸冠的监察职能,又隐喻边地将领如履薄冰的处境。

御沟寄意

结句"当看劳还日,及此御沟花"遥应开篇,以长安御沟柳岸的春景作盼,较之王维"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怨更显雍容。此中暗含唐代边将入朝献俘的旧制,《唐会要》卷七十三载"凡蕃夷君长俘囚,皆献于太庙",诗人以花信为期,既祝凯旋,亦忧"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边患未已。


注:本文结合《旧唐书·地理志》《通典·边防典》《册府元龟·将帅部》等史料,参以唐代职官制度与边塞诗传统,在考据基础上进行文学性重构。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边塞将领的英姿与家国情怀,通过密集的军事意象与自然风物的交织,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特有的壮美与深沉。

一、铁血丹心的将帅形象
"虎牙""去病"二典并用(《汉书》载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塑造出阳将军如汉代名将般的刚毅形象。学者傅璇琮指出,诗人用"然明改俗"(典出《后汉书》张奂教化羌族)暗喻将领不仅武功卓著,更兼具文治之才,这种文武双全的塑造在盛唐边塞诗中独具特色。

二、动静相生的战争美学
"朔风摇汉鼓"以拟人手法使边塞风物参与战事,清华大学教授葛晓音认为此句"将自然力与军威化合,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而"边马思胡笳"则转入微妙心理描写,战马对胡乐的眷恋,暗喻边疆民族交融的现实,这种刚柔相济的笔法深得《诗经》"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意境传承。

三、仪式中的政治隐喻
"旗合无邀正"化用《孙子兵法》"无邀正正之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寅解读此联:"通过阅兵仪式的严整(冠危触邪),展现唐王朝对边疆的绝对掌控,'御沟花'的凯旋意象与开篇'龟沙'的荒凉形成闭环,完成从出征到荣归的史诗叙事。"

四、时空交织的情感张力
诗中构建起三重时空维度:龟沙(西域)与中朝(长安)的地理对照,"摇汉鼓"(现实)与"思胡笳"(回忆)的心理切换,"出塞"(当下)与"劳还"(未来)的时间延展。这种多维度的艺术处理,被程千帆先生在《古诗考索》中誉为"盛唐边塞诗最成熟的时空表现技法"。

全诗在金石铿锵的军旅描写中暗藏温柔——末句"御沟花"的长安春色,恰似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后的"独领残兵千骑归",于壮烈处见深情,这正是唐代边塞诗最动人的精神内核。

点评

名家点评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诗薮》评:

"此篇气骨遒劲,如霜戈出匣,寒光照铁衣。'朔风摇汉鼓,边马思胡笳'二句,真得边塞诗神髓,鼓声与风声相激,笳鸣共马嘶交织,令读者如闻《敕勒》之歌,似见阴山雪色。"

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裁》论:

"五联如画戟森列,字字有金戈气象。'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非亲历戎行者不能道。末联忽转御沟之花,刚柔相济,犹见盛唐气象未衰。"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名家词话》云:

"通篇如观吴道子地狱变相图,笔力千钧。'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用典如盐着水,既见儒将风范,复显诗人襟抱。张说边塞诸作,当以此为第一。"

当代文学史家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析:

"此诗展现盛唐特有的空间张力:龟沙与中朝对举,汉鼓与胡笳呼应,最终收束于御沟之花。在雄浑壮阔的军事图景中,暗藏'以文绥边'的政治智慧,正是开元盛世边塞诗的典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