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创作背景
是夜秋深,霜月浸帷,诗人独卧病榻,忽闻故友梓州韦使君明日将引绋归葬的消息。风振庭树,鼓声幽咽,如诉平生未竟之悲。
历史经纬:
韦使君或为韦嗣立,武周至玄宗朝名臣,以文采政声显于世。张说此诗作于开元年间,时值朝局更迭,旧雨凋零。韦氏卒后,朝廷追赠"司寇"(刑部尚书的古称),诗中"文因司寇酬"正暗合其身后哀荣。
诗心溯源:
- "里閈宁相杵"用《诗经·小雅》"邻有丧,舂不相"之典,写民间停杵致哀之景,反衬朝堂"叹迁舟"(喻政坛浮沉)的无常。
- "振风吟鼓夕"二句,以《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的意境,将丧鼓、明月织成凄怆的时空帷幕。
- 末联"雪涕报林丘"呼应左思《招隐》"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既悼亡友归葬山林,亦自伤病废之身难赴吊唁。
笔墨之外:
张说时任中书令,却以"卧疾无三吊"自陈困顿。诗中"伯仲""弟兄"之喻,暗藏开元初期功臣集团的离散。那些曾共赏"藓驳题诗馆,杨疏奏伎楼"的宴游时光,终随"逝川"湮没,唯余"观生若浮"的禅悟与"雪涕林丘"的儒悲交织,成就了这首盛唐哀挽诗中的金石之音。
(注:文中韦使君考据参考《旧唐书·韦嗣立传》及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张说仕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诗作系年采纳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开元九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