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

2025年07月05日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
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兴阕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苏颋

译文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
彩旗辉映着嫩绿的荑草,春天的仪仗队行进在汉丰之西。
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
随侍帝王乘船浮游清澈的渭水,扬起船桨驶向紫泥封诏之地。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
近处是钧石垂钓之地,远处遥指姜太公钓璜的溪流。
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
河岸转弯处船帆飞速掠过,平缓的河面上船桨整齐划动。
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
傅说乘舟而来的典故正适用,驾车前往恐怕会迷失方向。
兴阕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兴致将尽时采菱歌声响起,沙洲上夕阳下的白鹭纷飞。

词语注释

扈从(hù cóng):随从帝王出巡。
紫微黄门:指朝廷高官。紫微,紫微垣,代指朝廷;黄门,官署名。
绿荑(lǜ tí):嫩绿的荑草,初生草木的嫩芽。
侍跸(shì bì):随侍帝王车驾。跸,帝王出行时清道。
扬舲(yáng líng):举起船桨,指开船。舲,有窗户的船。
紫泥:皇帝诏书用紫泥封缄,此处代指帝王所在。
钧石:钓鱼时所用的石坠,此处指垂钓之地。
钓璜溪:传说姜太公钓鱼遇文王的溪流,璜为半璧形的玉。
棹(zhào):船桨。
傅舟:指殷商时期傅说乘舟辅佐武丁的典故。
轩驭(xuān yù):车驾。轩,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
兴阕(xīng què):兴致将尽。阕,终止。
夕鹥(xī yī):傍晚的白鹭。鹥,白鹭。

创作背景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盛世气象如流霞铺展,宫廷文臣扈从天子游幸已成风雅传统。此诗当作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前后,时苏颋以紫微侍郎(即中书侍郎)身份随驾幸温泉宫。渭水之畔的这场春游,实为盛唐时期宫廷文学活动的经典缩影。

历史经纬

  • 扈从制度:唐代帝王巡幸时,中书、门下省要员例应随行,紫微(中书)、黄门(门下)两省文士常奉诏应制。诗中"紫微黄门群公"正是对此的典雅表述。
  • 地理印记:温泉宫在骊山脚下,渭水穿长安而过,玄宗常沿渭河泛舟游幸。所谓"钧石地""钓璜溪",暗用姜尚渭滨垂钓典,将帝王巡游比附周文王访贤。
  • 文学语境:开元中期宫廷诗追求"气象宏丽"的审美,此诗"虹旗映绿荑""岸转帆飞疾"等句,正见富丽飞动的时代笔法。末句"沙洲乱夕鹥"的意象经营,又透出六朝余韵向盛唐气象的转关。

诗艺密码

诗中"得齐字"显示这是首分韵诗——唐代文会中,众人抽韵字赋诗的雅集传统。苏颋抽得"齐"韵,遂以"虹旗""紫泥""举齐"等押韵,在严格的格律中完成这篇皇家游宴的文学标本。那"川平棹举齐"的描写,既是实景摹写,又暗喻群臣拱卫天子的政治图景。

夕照中的沙洲惊鹥,最终将这场宫廷盛宴定格为永恒的唐诗意象。金谷俊游般的雅集背后,盛世的鎏金光泽正从字里行间流淌而出。

赏析

这首诗以扈从帝王巡游的视角,描绘了春日泛舟渭水的绮丽景象,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生活的华美与闲适。诗人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与流畅的韵律,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融为一体,呈现出典型的"盛世气象"。

意象经营如画境
开篇"虹旗映绿荇"以色彩碰撞构建视觉冲击,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评点:"'虹''绿'的明艳对照,既显仪仗之盛,又暗合春意盎然"。诗中"钓璜溪""钧石地"等典故化用周文王遇吕尚的典故,喻指君臣相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唐诗选注》认为这种用典"使自然景观顿生历史厚重感"。尾联"沙洲乱夕鹥"的动态描写尤为传神,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赞其"以飞鸟的天然无序反衬出皇家仪仗的整饬有序"。

情感表达显层次
表面看是纪游之作,实则蕴含多重情感。首联"春仗汉丰西"的昂扬气象,展现对盛世的自豪;中联"川平棹举齐"的和谐画面,暗喻政通人和的理想;尾联"兴阕菱歌动"则转入闲适之趣。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指出:"诗人巧妙将颂圣之情隐于山水描写,达到'即景即事,浑然天成'的境界"。特别是"轩驭往应迷"一句,既写景致之美令人流连,又暗含对帝王德政的颂扬,体现唐代应制诗"婉而多讽"的特点。

艺术手法见匠心
全篇对仗精工而不板滞,"岸转帆飞疾"与"川平棹举齐"形成动静相宜的节奏美。学者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特别称道其空间处理:"由近景的'钧石地'到远景的'钓璜溪',再转为动态的帆棹描写,视角转换如电影蒙太奇"。结句"沙洲乱夕鹥"以景结情,留有余韵,恰如周啸天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所言:"乱飞的鹥鸟打破画面平衡,却在更高层次上达成了艺术真实"。

点评

此篇《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乃盛唐气象之微缩,王维以"诗中有画"之笔法,将皇家游幸之盛况化入渭水烟波。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十字,已铺就金碧底子,而'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尤见动态之妙,如见吴道子嘉陵江图卷。"

近代学者俞陛云于《诗境浅说》中特别推崇结句:"'沙洲乱夕鹥'五字收束全篇,鹥鸟惊飞之态与菱歌悠扬之声相激荡,使富贵气象顿生野趣。此等结法,正如王摩诘《辋川集》中'莲动下渔舟'之韵致。"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论及此诗章法:"通篇以'齐'字韵为眼,舟楫之齐、棹举之齐,实则暗喻群臣扈从之整肃。'傅舟''轩驭'二典并用,既合应制之体,又得《楚辞》遨游之逸气,可谓庄雅兼得。"

当代国学大师叶嘉莹则从时空维度解析:"'遥指钓璜溪'一笔荡开千年,令姜尚垂钓的典故与当下春游形成蒙太奇叠印。这种处理手法,正是盛唐诗人将历史感融入即时体验的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