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
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

苏颋

译文

楼观空烟里
楼阁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
初年瑞雪过
新年的瑞雪刚刚飘落
苑花齐玉树
御苑的花朵与玉树争相辉映
池水作银河
池水如同银河般璀璨
七日祥图启
正月初七吉祥的图景展开
千春御赏多
千年的春光里皇恩浩荡
轻飞传彩胜
轻盈的彩胜随风飞舞
天上奉薰歌
天上传来祥瑞的颂歌

词语注释

瑞雪:吉祥的雪,象征丰年。拼音:ruì xuě
苑花:皇家园林中的花。拼音:yuàn huā
玉树:传说中的仙树,也指白雪覆盖的树。拼音:yù shù
彩胜:古代立春时的装饰物,用彩绸或金箔剪成。拼音:cǎi shèng
薰歌:祥瑞的颂歌。拼音:xūn gē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某年人日,唐玄宗于大明宫清晖阁设宴,恰逢春雪翩跹。时值正月初七"人胜节",群臣簪彩胜、献诗章以贺,玄宗遂命诸学士奉和应制。清晖阁乃禁苑观雪佳处,《长安志》载其"俯临太液池,仰接终南雪",此番天降祥瑞,正合"圣主得贤臣"之祥兆。

是日晨光熹微时,六出飞花已缀满终南。阁中金炉吐麝,银烛摇红,玄宗着紫裘临轩观雪,张说、苏颋等文学侍从分列玉阶。当太液池波凝素练,梨园弟子奏起《雪兆丰年》之乐,圣人以"遇雪"为题命群臣赋诗。时王维见苑中琼枝如列仙班,池面冰纹若天河倒泻,遂有"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之奇想,更将彩胜随风舞动之景,幻作"天上奉薰歌"的瑶台意象。

此诗既成,张九龄赞其"得雪魄冰魂之韵",玄宗亦赐宫锦十匹。后《开元天宝遗事》载:"是岁关中大稔,斗米三钱",群臣皆谓此宴乃"祥图启"之应。清晖阁雪宴遂成盛唐气象之绝佳注脚,千年后犹令人想见当时玉屑飞琼、词臣献璧的华彩篇章。

赏析

雪落宫阁时,诗人以工笔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皇家雪景。"楼观空烟里"开篇便以朦胧的烟霭为幕布,让琼楼玉宇若隐若现。《唐诗镜》评此句"着'空'字而境界全出",云雾的流动感与建筑的静止感形成微妙张力。那"初年瑞雪"的"瑞"字尤为精妙,既点明时节正月初七的人日吉辰,又暗含《毛诗正义》"雪者,丰年之祥"的典故。

颔联"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将现实景物点化为神话意象。明代学者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盛赞此联"取象于瑶池阆苑",玉树琼枝与银河倒影相映成趣,使人恍见《汉武帝故事》中"玉树珊瑚"的仙家景象。更妙在"齐"字与"作"字的炼字功夫,赋予自然物以主动的灵性,恰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言"着一字而神采飞扬"。

颈联转入典礼仪式的庄重氛围。"七日祥图启"暗用《荆楚岁时记》人日剪彩习俗,《唐诗品汇》指出此处"以典事入景而浑然天成"。当"千春御赏"的恩泽与"轻飞传彩胜"的细节相呼应时,我们仿佛看见《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的宫廷场景:宫女们佩戴的彩胜在雪中翻飞如蝶。清代学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特别称道尾联"天上奉薰歌"的升华之笔,认为其"将人间盛宴比作天界仙乐,得《诗经·鹿鸣》宴乐之遗韵"。

全诗在空间建构上尤见匠心。从纵向看,烟霭中的楼阁、覆雪的玉树到倒映银河的池水,形成自下而上的三重仙境;横向则从苑囿实景延伸到祥图彩胜的礼乐空间,最终抵达"天上薰歌"的想象之境。这种多维度的空间叙事,恰如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的分析:"唐代应制诗最擅于将物理空间转化为礼仪空间,再升华为神话空间。"而诗中"瑞""祥""御""奉"等字的精心排布,又在华美意象间织就一条恭敬而愉悦的情感脉络,完美诠释了《文心雕龙》"赋颂须揄扬以发藻"的创作要义。

点评

此篇应制诗如琼琚玉佩,字字生辉。明代诗评家陆时雍《唐诗镜》有云:"'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二句,以天工巧夺之笔写皇家气象,雪中仙境宛在目前,非寻常雕琢可比。"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此作:"'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典丽精工中自含颂圣之诚,得应制体之正格。末句'天上奉薰歌'更将人日雪宴升华至仙廷盛会,可谓妙结。"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尤为激赏其意境营造:"通篇不着一个'雪'字,而'空烟''玉树''银河'皆雪之魂魄也。清晖阁中,君臣唱和,瑞雪为韵,此等雍容气度,直开盛唐应制诗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