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庆膺神武帝,业付皇曾孙。
缅慕封唐道,追惟归沛魂。诏书感先义,典礼巡旧藩。
高殿彩云合,春旗祥风翻。率西见汾水,奔北空塞垣。
款曲童儿佐,依迟故老言。里颁慈惠赏,家受复除恩。
下辇崇三教,建碑当九门。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

苏颋

译文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奉和皇帝之命作诗,途经晋阳宫应制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
隋朝的气运已与天命断绝,百姓厌倦了动荡昏暗的时局。
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圣明之时在于平定乱世,将士们在太原奋起。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
建立至高无上的权威,万邦推崇,选拔贤才,四海臣服。
庆膺神武帝,业付皇曾孙。
庆幸神武帝的功业,传承给皇族的曾孙。
缅慕封唐道,追惟归沛魂。
追思封唐的德政,怀念归沛的英灵。
诏书感先义,典礼巡旧藩。
诏书感念先人的仁义,举行典礼巡视旧日的藩地。
高殿彩云合,春旗祥风翻。
高大的宫殿上彩云汇聚,春天的旗帜在祥风中飘扬。
率西见汾水,奔北空塞垣。
向西行进见到汾水,向北奔驰穿越空旷的边塞城墙。
款曲童儿佐,依迟故老言。
孩童们恭敬地辅佐,老人们缓慢地讲述往事。
里颁慈惠赏,家受复除恩。
乡里颁发慈惠的赏赐,家家户户受到免除赋税的恩典。
下辇崇三教,建碑当九门。
皇帝下车推崇三教,在九门处建立碑文。
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
孝道思想敦厚至极,亿万年都尊奉开元盛世。

词语注释

氛昏(fēn hūn):昏暗动荡的时局。
登庸(dēng yōng):选拔任用贤才。
缅慕(miǎn mù):追思怀念。
款曲(kuǎn qū):恭敬顺从。
依迟(yī chí):缓慢,形容老人说话的样子。
复除(fù chú):免除赋税或劳役。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年冬,唐玄宗巡幸晋阳宫,气象恢弘。时值盛世,天子北巡,非独游豫,实有追慕先德、抚慰旧藩之深意。晋阳者,李唐龙兴之地也。昔高祖起兵于此,终成帝业;今玄宗临幸,旌旗蔽空,文武扈从,诚为旷代盛事。

诗人奉和圣制,笔底自有风云。开篇"隋运与天绝"四句,以隋亡唐兴为楔,暗合晋阳乃王业所基。太原士马,曾擎义旗;圣期宁乱,终开太平。其辞峻洁,其意深远,恰如《旧唐书》所载:"高祖龙跃晋阳,顺天应人",一笔荡开千年兴替。

中段"缅慕封唐道"六韵,最得应制精要。玄宗巡旧藩而感先义,犹汉高祖归沛作《大风》之歌。彩云祥风之喻,非徒颂圣,实暗应《开元礼》中"天子巡狩,当修祀典"之制。诗人以"汾水""塞垣"为界,将地理之险与王化之远绾合,恰似《元和郡县图志》所志晋阳"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战略意义。

末章"款曲童儿佐"八句,尤见盛世气象。玄宗崇三教、立碑九门,非独显孝思,更寓"亿载奉开元"之宏愿。诗人以慈惠复除之政,呼应《唐大诏令集》中"巡幸所至,赐复三年"的记载,使典丽辞章得落于实政。此般笔法,正合张说"应制之作,须得大体"的文学主张,在藻丽中见深稳,于颂美间存鉴戒。

赏析

诗人以宏阔的时空视角开篇,"隋运与天绝"五字如金石坠地,用《汉书·五行志》"天命不祐"的典故,将隋朝覆灭归为天命人心所向。而"生灵厌氛昏"中"厌"字精警,与《诗经·民劳》"民亦劳止"遥相呼应,道尽乱世苍生之苦。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为后文盛唐气象的铺陈埋下伏笔。

"圣期在宁乱"至"业付皇曾孙"八句,采用《尚书》"立极绥猷"的典重笔法,将太原起兵塑造成顺天应民之举。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指出"登庸四海尊"化用《文选》"登庸缉熙"而更显雄浑,通过地理空间的无限延展(万邦/四海),构建起李唐王朝的合法性谱系。其中"庆膺"二字暗合《周易》"黄裳元吉"的卦象,将神武帝业与天道循环完美绾合。

中段巡幸描写尤见匠心。"缅慕封唐道"用《史记·晋世家》典故作时空折叠,使汉高祖还沛与唐玄宗巡晋形成镜像。吴小如《诗词札丛》盛赞"春旗祥风翻"句:"以流动之物象写凝固之礼制,旗风相激处,恍见《周礼》'熊虎为旗'的威仪与《楚辞》'东风飘兮神灵雨'的瑰奇交融"。"率西见汾水"化用《诗经》"率西水浒"句式,却将周人迁徙史诗转为帝国疆域的现实确认。

末段"款曲童儿佐"等细节描写,深得《毛诗》"国风"遗韵。程千帆《古诗考索》评此六句:"取法《豳风·七月》而更见皇家气象,慈惠赏赐如甘霖普降,复除恩诏似春阳广被,将儒家'仁政'理想具象为可触摸的温情"。特别是"下辇崇三教"的仪式描写,暗含《贞观政要》"崇文重教"的治国精神,九门碑立既是空间上的政治宣示,更是时间中的文明传承。

全诗以"亿载奉开元"作结,如黄钟大吕余音不绝。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认为此句:"既是对《尚书》'万邦作乂'的现代诠释,又以'开元'双关语完成从历史到当下的诗意跨越,使应制诗升华为对华夏文明永恒性的礼赞"。诗人将政治叙事转化为美学表达,在典谟训诰的庄重中,依然保持着"彩云合""祥风翻"的诗性灵动,堪称盛唐气象的完美标本。

点评

名家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气象宏阔,骨力沉雄,直追汉魏。'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二句,已尽晋阳起义之神髓。末联'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尤见颂圣得体,忠爱之忱溢于言表。"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论: "此篇以史笔为诗,'隋运与天绝'五字如千钧斧钺,劈开乱世乾坤。中段'缅慕封唐道,追惟归沛魂',用汉高祖典与唐事映带,遂觉典重中自生翩跹之致。"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赞: "章法最妙处在虚实相生:'春旗祥风翻'写当前之景,'奔北空塞垣'溯已往之迹。'款曲童儿佐,依迟故老言',细节处尤见太平气象,非身历开元盛世者不能道。"

宋·刘辰翁批点: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十字,如岱岳云端忽现金书玉册。后段巡幸仪典之叙,不滞不佻,庄雅处正见应制本色。"

元·方回《瀛奎律髓》云: "应制诗易入阿谀,此作却以'生灵厌氛昏'起,有恻隐之心;以'孝思敦至美'结,得风雅之正。中间彩云祥风之句,丽而不妖,所谓'中和之音'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