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七章

2025年07月05日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轩后雾图今已得,
秦王水剑昔常传。恩鱼不似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

苏颋

译文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七章
郊庙祭祀之歌·龙池乐章·第七章
西京凤邸跃龙泉
长安的凤凰宫阙中龙泉宝剑跃然而出
佳气休光镇在天
祥瑞之气与美好光辉永驻天际
轩后雾图今已得
黄帝的雾豹图腾如今已重现
秦王水剑昔常传
秦王的水心宝剑往昔便广为流传
恩鱼不似昆明钓
恩泽之鱼不似昆明池垂钓所得
瑞鹤长如太液仙
祥瑞之鹤长久如太液池中的仙禽
愿侍巡游同旧里
但愿伴君巡游同返故里
更闻箫鼓济楼船
再听箫鼓齐鸣共渡楼船

词语注释

凤邸(fèng dǐ):指帝王宫阙
轩后(xuān hòu):指黄帝,传说黄帝居轩辕之丘
雾图(wù tú):指黄帝的雾豹图腾,象征祥瑞
水剑(shuǐ jiàn):指秦王的水心宝剑,传说中的神兵
恩鱼(ēn yú):喻指皇帝恩泽
昆明钓(kūn míng diào):指汉武帝在昆明池训练水军的典故
太液(tài yè):指太液池,汉代宫苑中的仙池
箫鼓(xiāo gǔ):泛指宫廷音乐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于长安兴庆宫内凿龙池,引终南山龙首渠之水,以象"龙德在天"。此池既成,群臣献颂,《享龙池乐章》十章由是而生。第七章之作,正值开元鼎盛之际,朝廷上下弥漫着祥瑞之气。

史载龙池"常有云气,见黄龙出没",玄宗亲制《龙池乐》以祀之。此章以"西京凤邸"起笔,实指兴庆宫曾为玄宗龙潜之邸。"轩后雾图"用黄帝得河图洛书典,"秦王水剑"暗合秦昭王时"水心剑出"的祥瑞传说,双关玄宗得位乃天命所归。

诗中"恩鱼""瑞鹤"之句,暗含两重深意:一则呼应汉武帝昆明池射蛟旧事,显盛唐气度已逾汉武;二则化用太液池白鹤翔集之景,喻指开元朝政清明如仙家境界。末句"箫鼓楼船"之愿,实为张说等近臣随驾南巡的婉转表达,将政治诉求寄于游仙意象之中。

此章既承汉魏庙堂雅音之正,又启盛唐应制诗风华之美,在金石声中透出几分山水清音,恰是开元年间儒道思想交融的绝妙注脚。

赏析

这首诗以龙池为意象核心,构建出一幅祥瑞天授的皇家气象图卷。开篇"西京凤邸跃龙泉"便以"龙泉"象征帝王龙兴之地,"凤邸"暗喻祥瑞,二者相映成趣。学者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编年史》中指出,此句"将地理空间与神话意象熔铸,形成虚实相生的帝王叙事"。

颔联"轩后雾图今已得,秦王水剑昔常传"巧妙运用黄帝得河图、秦王斩蛟的典故。程千帆《古诗考索》评此联:"以双层历史镜像叠加,既暗颂当朝天子得天命,又延续了唐代宫廷诗'以古证今'的书写传统"。雾图水剑的意象,既具神话色彩,又暗含治国理政的隐喻。

颈联"恩鱼不似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转入祥瑞书写。鱼鹤意象的运用,叶嘉莹在《迦陵论诗丛稿》中解析:"'恩鱼'化用汉武帝昆明池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当朝仁德;'瑞鹤'取象太液池,构建出超越时空的仙境想象"。这种意象重组手法,使传统典故焕发新意。

尾联"愿侍巡游同旧里"突然转入抒情,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激赏此句:"'旧里'二字将庄严的颂圣主题突然拉回人性化的情感维度,在庙堂文学中罕见地流露出个人化的追随渴望"。而"箫鼓楼船"的收束,又回归到宫廷诗富丽堂皇的审美规范。

整首诗体现了典型的初唐宫廷诗特征,葛晓音在《八代诗史》中总结:"其意象系统遵循'天授祥瑞—帝王功德—群臣颂扬'的三段式结构,但在严谨的格律中仍可见灵动的情感脉动"。诗中龙泉、雾图、瑞鹤等意象构成的神圣空间,与尾联流露的人间情感形成微妙张力,这正是该诗超越一般应制之作的艺术价值所在。

点评

名家点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玄宗此章,以龙泉佳气发端,帝王气象自见。'轩后雾图''秦王水剑'二联,用典入化,不露斧凿。结句'箫鼓楼船'之想,尤见巡游之乐与不忘旧里之情,雍容华贵中寓深挚,诚郊庙之正声也。"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龙池乐章,当以七章为最。'恩鱼''瑞鹤'一联,暗用汉武故事而翻出新意,昆明太液,遂成双璧。末句寄情巡游,而'箫鼓'二字,顿使全篇生飞动之致,此所谓'结响遒逸'。"

  3.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此章典丽精工,气象宏阔。'镇在天'三字,力透纸背;'雾图''水剑'之对,虚实相生。结处绾合'旧里',以箫鼓楼船作收,余韵袅袅,犹见开天盛世之音。"

  4. 当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诗中'龙泉''佳气'为实笔,'雾图''水剑'为虚笔,虚实交错间,帝王功业与祥瑞意象浑然一体。'愿侍巡游'二句,化用汉武帝《秋风辞》楼船意象,而更添盛唐气象,可谓'熔铸古今,自成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