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东都洛阳的驰道两旁柳絮纷飞,诗人驻足于寿安王主簿的池馆前,但见韩城郊野的属城风光与馆阁景致相映成趣。这座池馆承载着盛唐文人雅集的记忆——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主簿乃王府要职,常主持文事。当细雨沾湿雕甍时,飞檐与花雨共织朦胧画卷;竹风过处,清潭涟漪应和着飒飒竹韵,恍若王维辋川别业的意境再现。
诗人目睹"贤俊鸾栖棘"的景象,暗合《诗经·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的典实。那些佩戴玉衡的宾客骏马,令人想起开元年间"朱门车马客,红烛歌舞楼"的盛况。末句"濯吾缨"化用《楚辞·渔父》沧浪之水典故,在安史之乱后的肃宗朝,这方清幽池馆恰成了文人涤荡尘襟的精神桃源。史载唐肃宗至德年间,宗室多建别馆以避战乱,此诗或作于彼时乱世中的片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