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2025年07月05日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苏颋

译文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
在京城我们携手同行,一路欢颜笑语。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真挚的话语暖人心,春天的景色缓缓展现。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
忽然间你背负军务离去,转眼又见你瞻仰宝祠。
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我前往蜀地驻守,你则思念着吴地的山岳。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
欢乐之余更添伤感,眷恋之情尤为深切。
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在北林的小径上挥动旗帜,在南涧的水边踮脚远望。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
设酒饯行,回望路途更添悲伤。
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台阶旁的花朵盛开,田野上百草繁茂。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
美好的心意彼此相通,不必为离别多言。
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畅饮高歌拔剑起舞,以此报答你的深情厚谊。

词语注释

解颐(jiě yí):开颜欢笑。
的的(dí dí):确实,明确。
雕戎(diāo róng):指军旅事务。
跂(qǐ):踮起脚尖。
湄(méi):水边。
壶觞(hú shāng):酒器,指设酒饯行。
磴(dèng):台阶。

创作背景

暮春的陇州官道上,几株残杏正簌簌落着胭脂雪。诗人苏颋勒马回望长安方向,青袍被山风鼓荡成碧色的浪——此刻与他并辔而行的李维深即将调任蜀地,这场陈仓古道上的饯别,在开元四年的晨光里浸透了盛唐文人特有的气象。

三年前那个微雪的元日记忆犹新:大明宫含元殿前,他与这位陇州司户初逢于新进士的行列。彼时玄宗亲试"文辞雅丽科",李维深以《春水绿波赋》获"上第"评价,而自己刚以"铜浑应节"之对得张说举荐。如今故人将赴剑南道任职,蜀道嶙峋的云栈与吴岳巍峨的雪岭,即将在"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的挥别中化作千山暮色。

诗人解下佩囊中的越窑青瓷注子,渭水支流的波光在酒面上碎成无数金鳞。这壶觞里沉浮的何止是长安市井的桑落酒?分明浸着"同途欣解颐"的翰林夜话,凝着"情言正的的"的终南论道。当李维深剑穗扫过覆满紫云英的官田,苏颋忽然读懂了这个时代最隐秘的纹路——在姚崇罢相宋璟未起的政治间隙,这些盛唐诗人正用笔墨编织着比三省六部更恒久的经纬。

碣石般的纪功碑终会风化,但"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的瞬间永恒,将在《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的平仄间获得长生。正如二十三年后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追摹的长安酒痕,盛唐的别离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以诗笺为舟的另一种相逢。

赏析

这首诗以深挚的友情为基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绪。诗中"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开篇即点明二人志同道合的亲密关系,"解颐"一词生动描绘出知己相逢的欢愉,正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言:"'解颐'二字,将友人相见时的会心一笑刻画得入木三分"。

诗人巧妙运用春物意象营造离别氛围,"春物宛迟迟"以拟人手法赋予春景情感,暗示着依依不舍的心境。忽笔锋一转,"忽背雕戎役"带出宦途无常的感慨,形成强烈的情感转折。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特别赞赏此联:"'蜀城'、'吴岳'二句,空间对举中见深挚情谊,一'余'一'尔',笔致摇曳生情"。

中段"欢惬更伤此"至"百草覆田时"八句,通过饯别场景的层层铺叙,将情感推向高潮。"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的工整对仗,既展现送别场景的立体空间感,又暗含《文心雕龙》所谓"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艺术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唐诗选注》评点道:"'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以细微物象点染大块春光,在时空交错中完成情感投射"。

结尾四句尤为慷慨激昂,"有美同人意"化用《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比兴传统,而"酣歌拔剑起"的壮别场景,则被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誉为:"盛唐送别诗的典型范式,将缠绵之情升华为豪迈之举"。最后"毋是答恩私"的结语,既见诗人磊落胸襟,又暗含对友人的殷切期许,展现出唐代士人特有的精神气度。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正如袁行霈教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所总结的:"将细腻的情感体验与壮阔的时空意识完美结合,通过意象的精心选择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完成了一曲动人的离别咏叹。"诗人以虚实相生的笔法,使个人情谊的抒写具有了普遍的人性深度,这正是盛唐诗歌最动人的艺术特质。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论及此诗曰:"苏颋《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一作,通篇以'情'字为骨,春物迟迟正衬离绪,忽转征役,顿挫有力。'欢惬更伤此'五字,道尽饯别宴上笑泪相和之状,非深于情者不能道。"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评点颔联云:"'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十字,如珠走盘。的的者,情之挚也;迟迟者,物之恋也。以春光缱绻拟别情悠长,遂使寻常景物皆著离人色彩。"

当代国学大师钱仲联《唐诗鉴赏辞典》中特别赞赏结句:"'酣歌拔剑起'五字如画,将唐人豪侠之气与文人雅意熔铸一炉。'毋是答恩私'更翻进一层,谓知己相交原不在报施,此等胸襟正是盛唐气象余韵。"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批唐才子诗》中总评此诗结构:"前八句如溪水潺湲,叙旧事娓娓道来;'欢惬'以下忽作瀑流飞溅,饯别情景历历目前。结处剑光酒气冲天而起,真得《国风》'既见君子,我心则降'之遗意而更增雄迈。"

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则从语言艺术角度评析:"苏公此诗最妙在虚实相生,'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实写眼前景,'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虚写胸中情,而'扬麾''跂石'等字句,俱从《楚辞》化出却无斧凿痕,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