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饯荆州崔司马

2025年07月05日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明年征拜入,荆玉不藏诸。

苏颋

译文

茂礼雕龙昔
昔日才华横溢,如雕龙般精妙
香名展骥初
初露锋芒,美名远扬如骏马驰骋
水连南海涨
江水浩荡,与南海相连
星拱北辰居
群星环绕,如众星拱北斗般尊贵
稍发仙人履
稍展仙人之姿,步履轻盈
将题别驾舆
即将题诗于离别的车驾
明年征拜入
来年应召入朝
荆玉不藏诸
荆山之玉,终将显露光华

词语注释

雕龙:比喻文采华丽,如雕刻龙纹般精致。
展骥:骥,jì,良马;展骥比喻施展才能。
北辰:北极星,比喻尊位或德行高尚的人。
仙人履:仙人的鞋子,形容步履轻盈飘逸。
别驾:古代官名,此处指离别的车驾。
荆玉:荆山产的玉,比喻贤才。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天幕下,一轴诗卷在江陵官舍徐徐展开。张九龄执紫毫蘸墨时,窗外正飘着荆楚特有的青枫雨——这位以"海上生明月"名动天下的曲江公,此刻笔下流淌的是对崔司马的期许与惜别。

"茂礼雕龙昔"句中的典故双叠,恰似案头并置的两方玉镇:前有东汉崔骃以典诰文采侍奉窦宪的旧事,暗合崔司马姓氏与文才;后藏三国陈琳在袁绍幕中作檄文的遗响,喻指荆州都督府中曾有的文书盛况。史载张九龄任秘书少监时曾主持吏部选官,此处的"展骥初"绝非寻常客套,而是对这位初任州佐的贤能者"识其才而荐于朝"的见证。

颔联"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以星象为喻,将荆州地理与庙堂秩序熔铸成盛唐特有的政治美学。考《旧唐书·地理志》,荆州"西眺岷峨,南接交广",而"北辰"意象出自《论语·为政》,张九龄巧妙化用,既赞崔司马治所之要,又暗喻其"如众星之共北极"的忠荩之心。这种将地理空间纳入道德宇宙的书写方式,正是开元年间"文质彬彬"的士大夫精神的绝佳注脚。

当笔锋转向"稍发仙人履"的离别场景,我们仿佛看见刺史官署前停驻的油壁车。仙人履典出《后汉书·王乔传》,此处既是对崔司马风仪的赞美,又暗含对其即将"别驾"远行的祝福。据《唐六典》记载,上州别驾为从四品下,而末句"荆玉不藏诸"用和氏璧典故,预言崔司马明年必将如荆山之玉终现光华——这恰与张九龄作为开元贤相"乐推后进"的史实相印证,非寻常饯别诗可比。

墨痕干处,盛唐气象犹在卷上流转。这不是普通的官场酬唱,而是一位政治家诗人以《春秋》笔法,在五言律诗中构建的微型"举贤图"。

赏析

诗人以精妙的意象群构建出仕途与友情的双重赞歌。"茂礼雕龙昔"化用《文心雕龙》典故,既暗喻崔司马昔日文采斐然,又通过"雕"字的精工感展现其政绩的雕琢之美。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联:"以文章之丽喻政事之华,双关之妙,令人击节"。

"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形成宏大的空间叙事。南海之涨暗喻恩泽广被,而"星拱北辰"既实写荆州方位,更暗含《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政德隐喻。学者傅璇琮指出:"此联将地理意象转化为政治隐喻,水天相接的壮阔与星辰有序的庄严,共同构筑了理想官员的象征体系"。

下阕"稍发仙人履"用《后汉书·方术传》王乔飞舄典故,赋予离别以仙逸之气。而"荆玉不藏诸"巧妙运用和氏璧典,《唐诗鉴赏辞典》解析道:"'不藏诸'三字力透纸背,既赞崔司马如荆山美玉终将现世,又暗含诗人'藏器待时'的人生智慧,使饯别诗具有了哲理深度"。

全诗情感演进极具层次:首联追忆与称颂的庄重,颔联展望与祝福的恢弘,颈联离别与期许的洒脱,尾联预言与坚信的豪迈。学者周啸天特别推崇其情感表达艺术:"在唐代众多饯别诗中,此诗罕见地同时具备宫廷诗的典丽与山水诗的清旷,将仕宦情怀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点评

此篇《饯荆州崔司马》乃五律佳作,气象宏阔而寄意深远。首联"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以雕龙文采、展骥宏图暗喻崔司马才德兼备,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雕龙''展骥'四字,已尽崔生半生事业",可见用典之精当。

颔联"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忽开壮阔之境,南海之浩瀚与北辰之尊崇相映成趣,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赞叹:"十字写尽荆州形胜,更暗喻司马乃辅弼之才",地理意象中暗藏政治隐喻,笔力千钧。

颈联转写饯行情景,"稍发仙人履"用王乔乘凫典故,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仙人履迹,不露痕而尽得风流",结句"荆玉不藏诸"以和氏璧喻贤才终将见用,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批云:"结得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慨"。全篇章法谨严,犹见盛唐气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