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2025年07月05日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
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子昂

译文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
孤寂地守在冷清的巷子里,独自幽居在空旷的林中。
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松竹间透出清幽的光影,台阶庭院横亘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
闷热的夏日傍晚,屋宇下藏着清凉的树荫。
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轩窗外紫霞缭绕,屋檐正对着苍翠的山峰。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
凤凰衔着仙人的符箓,鸾鸟唱着素女的琴曲。
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
忘却机心托付给他人,关上窗户体察天意。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
蝴蝶爱恋着红色的芍药,蜻蜓钟情于碧绿的溪水。
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
静坐观察万物变化,才知岁月悄然流逝。
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
纷扰何时才能停息,青翠草木长久地低吟。
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愿随白云驾游,与龙鹤一同寻访仙境。

词语注释

閟(bì):隐藏,遮蔽。
箓(lù):道教的符箓。
牖(yǒu):窗户。
浔(xún):水边。

创作背景

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创作背景

时空交织的隐逸图景

此诗约作于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夏,时陈子昂因母丧解官归蜀,守制于射洪南山故居。南山园林乃其父陈元敬所营建,史载"林壑幽邃,有子昂读书台",正值盛唐隐逸文化勃兴之际,诗人将丁忧之悲与避世之思熔铸于十韵之中。

三重意境的层叠

  1. 物理空间:诗中"松竹虚白""檐户苍岑"实写蜀地山林特色,《元和郡县志》载射洪"山多松柏,夏有清阴",与"郁蒸炎夏晚"形成感官对照。
  2. 精神空间:化用《列仙传》"仙人箓"、《史记》"素女琴"典故,暗合武周时期崇道风气,反映诗人"忘机察天"的玄学思辨。
  3. 时间维度:"阶庭横古今""方见百年侵"呼应其《感遇》诗"幽居观大运"的史观,透露出对时局(时契丹反周战事正酣)的深层忧虑。

诗艺渊源的承变

  • 句式上承谢灵运山水诗"轩窗交紫霭"的工对笔法
  • "蛱蝶红药"等意象取法《文选》游仙诗传统
  • 尾联"白云龙鹤"暗合司马承祯《坐忘论》思想,折射初唐隐逸文学向盛唐山水诗的过渡特征

心灵困境的审美转化

宋之问《祭陈拾遗文》载其丁忧期间"柴门绝客",此诗以"闭牖察天"的静观姿态,将丧亲之痛转化为对永恒的叩问,最终在"万象化"的宇宙意识中获得精神超越,体现了初唐诗歌"骨气端翔"的美学追求。

赏析

赏析

这首诗以盛夏园林为画布,以幽独心境为底色,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精神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经营与深邃的哲思表达,展现了盛唐隐逸诗特有的清雅境界。

意象的清凉建构
"松竹生虚白"化用《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典故,青翠的松竹与澄明的光影交织,形成视觉上的通透感。学者傅璇琮指出,这种意象组合"将物质空间的清凉升华为心灵空间的澄澈"。"轩窗交紫霭"与"檐户对苍岑"构成空间的对仗美学,近处的窗棂与远山云雾形成纵深构图,正如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分析的:"诗人用建筑构件作为取景框,将自然转化为可凝视的审美对象"。

情感的层递演进
开篇"寂寥""幽独"的孤寂感,经"忘机委人代"的顿悟后,转向"坐观万象化"的超越。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特别赞赏这种情感转化:"由物象观察直达天道体认,完成庄子所谓'坐忘'的精神旅程"。末句"龙鹤相招寻"的仙道意象,被袁行霈解读为"对精神自由的具象化追求,是盛唐士人超越现世困局的典型表达"。

时空的哲学观照
"阶庭横古今"将庭院石阶转化为时间甬道,叶嘉莹认为此句"以空间凝固时间,实现刹那永恒的禅悟"。"坐观万象化"则体现《周易》"观物取象"的思维,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评此联:"将道家宇宙意识与儒家观物传统熔铸为新的审美范式"。

色彩的象征体系
诗中构建"红药-碧浔""紫霭-苍岑"的冷暖色调对比。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在《终南山的变容》中分析:"炽热的红与沉静的碧形成生命张力,既是盛夏实景,又隐喻尘世热情与隐逸冷静的辩证关系"。这种色彩哲学在尾联"青青长苦吟"中得到升华,葛晓音指出:"'青青'既是草木本色,又象征永恒的生命力,与'白云''龙鹤'共同构成超越性的精神色谱"。

全诗最终在"物象-心境-天道"的三重维度上达成和谐,正如林庚《唐诗综论》所总结:"用园林的有限物理空间,承载宇宙的无限精神空间,这是盛唐隐逸诗最动人的空间诗学"。

点评

名家点评

王渔洋《带经堂诗话》评:

此诗以"幽独"为眼,层层皴染出林园清绝之致。"松竹生虚白"五字,便抵得一部《辋川集》,光从字缝里溢出,影在句中流动。张宗柟附识云:"结体在谢朓、王维之间,而'蛱蝶'一联忽作徐熙没骨画法,此正诗人通神处。"

沈德潜《唐诗别裁》批语:

"轩窗交紫霭"十四字,可悬之香炉峰看云亭上。子昂(陈子昂)以玄理入诗,此则以玄理化入烟霭,如盐着水。末四句忽作楚骚遗响,"白云""龙鹤"之思,非蹈袭郭璞游仙,实是陶公"悠然见南山"别调。

黄周星《唐诗快》眉批:

暑月读"栋宇閟清阴"句,顿觉凉飔飒然。看他写"郁蒸"偏用"閟"字镇压,如观仇十洲《纳凉图》,满纸热恼俱消。"忘机"一联是通篇枢纽,前六韵皆"闭牖"所见,后四韵皆"察天心"所得。

方东树《昭昧詹言》析评:

章法绝奇!首四句如展李营丘寒林图,忽接入"郁蒸炎夏",遂成王宰蜀江春涨。中段"凤蕴""鸾歌"故作险语,旋即以"蛱蝶""蜻蜓"平收,此所谓"悬崖勒马"手段。末段"青青长苦吟"五字,道尽古今诗人魂魄。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

"阶庭横古今"句最耐寻味。西方诗家如华兹华斯亦尝道"时间在空间中流淌",然不若此五字之简妙。"横"字兼含阻断与呈现双重意味,与谢灵运"空庭来古今"相较,彼是哲人慧眼,此乃诗人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