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的天宝年间,大唐的锦绣山河间正流动着一场隐秘的动荡。据《旧唐书》载,彼时蜀地因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治军严苛,南诏与吐蕃势力交侵,殷大此番入蜀,或为赴任,或为军务,皆需穿越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诗人立于禺山金碧辉映的官道旁,此处曾是汉代滇王金印闪耀之地,如今"饶英灵"三字暗含对蜀中先贤诸葛武侯、司马相如的追怀。送别场景中,"片云生极浦"化用谢朓"余霞散成绮"的意境,而"斜日隐离亭"则与王维"车徒望不见"异曲同工,落日将离亭身影拉长,恰似诗人绵延的愁绪。
考《唐会要》记载,天宝年间朝廷屡派能吏整顿剑南吏治。诗中"征骑"意象,既实指友人跨马远行,又暗合杜甫"车辚辚,马萧萧"的征戍主题。末句"远山青"以青翠接天之色作结,既承续谢朓"天际识归舟"的远望传统,又暗藏李白"青山横北郭"的送别笔意,在盛唐气象中注入一丝岑参式的边塞苍茫。
这场送别不仅是私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开元天宝转折之际,士人在家国责任与个人情怀间挣扎的微妙写照。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声,终将没入剑门关的烟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