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子昂

译文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圣明的君主忘却自我,顺应天命居于皇宫。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以谦让期待明智的君主,歌颂并顺从民心。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高大的宫殿彰显帝王气象,皇家礼仪庄严展现。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面南接受万国朝拜,于东堂会集众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云阶上旗帜常满,天庭中玉帛陈列。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钟磬和谐睿智之思,雷雨润泽深厚仁德。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太平盛世确可享乐,但帝王基业本就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愿停止瑶池欢宴,来观看农人春耕。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简朴宫殿彰显夏禹之德,尊敬老者和睦如尧时。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微臣斗胆拱手行礼,载歌载舞颂扬新政。

词语注释

紫宸(zǐ chén):帝王宫殿,借指皇位。
明辟(míng pì):明智的君主。
轩宫(xuān gōng):高大的宫殿。
皇极(huáng jí):帝王统治的准则。
云陛(yún bì):宫殿的高阶。
旂常(qí cháng):旗帜。
玉帛(yù bó):玉器和丝织品,古代祭祀用品。
钟石(zhōng shí):钟和磬,古代乐器。
睿思(ruì sī):圣明的思虑。
农扈(nóng hù):农人。
瑶池(yáo chí):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借指宫廷宴会。
维新(wéi xīn):革新政事。

创作背景

紫宸殿上金炉烟袅,开元盛世的日光穿透九重宫阙,落在张说执笔的玉版宣纸上。这位历经武周革命、辅佐玄宗开创治世的"燕许大手笔",此刻正以朱砂笔锋勾勒着《奉和圣制》的庄雅词章——这是属于盛唐最辉煌的礼乐时刻。

应制诗的政治语境
开元十三年(725)冬,玄宗于东都洛阳制《喜雪》诗,张说奉命唱和。帝王以"忘我"自况,实暗合《贞观政要》"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的治世理想。史载玄宗此时正修订《大唐开元礼》,张说以"皇极礼容申"对应,恰是礼部侍郎身份的精妙注脚。那些"云陛旒常""天庭玉帛"的铺陈,实为泰山封禅大典的预演。

颂圣背后的谏言机锋
在"钟石和睿思"的华美乐章里,藏着《诗经·大雅》"王业艰难"的古老训诫。"愿罢瑶池宴"之句,与《谏泼寒胡戏书》"愿辍倡优之娱"遥相呼应。张说巧妙化用《左传》"昭禹德于俭宫"典故,将"尊老睦亲"的儒家理想编织进颂圣纹理,恰如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强调的"帝王之德,莫大于敬老"。

文学与权力的共舞
应制诗末尾的"歌舞颂维新",实为双关妙笔。既指《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新气象,又暗合玄宗改元"开元"的政治宣言。张说以"微臣"自谦时,笔底却奔涌着初唐四杰革新文风的余韵——那些整齐的骈俪对仗里,早已埋下盛唐气象的种子。

赏析

这首诗以恢弘的笔触勾勒出盛世图景,却暗含"居安思危"的深刻哲思。开篇"大君忘自我"六字,如黄钟大吕,奠定全诗"天人合一"的基调。紫宸殿上君王垂拱而治的场景,被赋予"轩宫帝图盛"的华美意象,学者傅璇琮曾评:"'云陛旒常满'的朝仪描写,实为初唐宫廷诗的典范,将礼制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

诗中情感流转极具层次。前半段以"钟石和睿思"表现庙堂之庄严,后半段笔锋陡转,"承平信娱乐"句如清夜钟声,揭示"王业本艰辛"的治国真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指出:"'愿罢瑶池宴'的劝谏之词,延续了《诗经·大雅》'民亦劳止'的讽喻传统,在富丽辞藻中注入现实主义精神。"

最耐人寻味的是"卑宫昭夏德"的用典。此处化用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典故,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盛赞:"以夏禹俭德比附当朝,既合应制体例,又见讽喻之巧,可谓'温柔敦厚而不愚'。"尾联"歌舞颂维新"的群臣唱和场景,与开篇"应运居紫宸"形成闭环,构成完美的礼乐图卷。

全诗如工笔重彩的宫廷画,金碧辉煌中可见"农扈春"的清新笔触。程千帆《古诗考索》评其:"既得'体国经野'之势,复存'润色鸿业'之才,将政治诉求转化为审美表达,堪称初唐台阁体的巅峰之作。"这种"颂而不谀,谏而不讽"的独特气质,正是唐代应制诗的最高境界。

点评

名家点评集萃:

明·高棅《唐诗品汇》评曰:"气象宏阔,如黄钟大吕之鸣。'大君忘自我'一句,便见帝王虚怀若谷之象,与后文'卑宫昭夏德'形成经纬,深得应制体要旨。"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云:"'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十字最妙。以金石喻政令之铿锵,以雨露比恩泽之广被,不著一字颂圣而颂圣之意自见。"

近人俞陛《诗境浅说》析其结构:"前十二句极写礼乐之盛,如绘《王会图》;后八句忽转'王业艰辛'之诫,似甘泉献赋而含讽喻,此正应制诗之得体处。"

当代学者葛晓音指出:"结句'歌舞颂维新'五字,将传统颂圣题材翻出新意。'维新'二字暗含《诗经·大雅》遗响,使典重之中自具活泼生机。"

艺术特色管窥:

  1. 对仗如"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工稳中见流动之气
  2. 用典似"卑宫昭夏德",化禹王旧事而无斧凿痕
  3. 节奏张弛有度,由"瑶池宴"急转"农扈春",得"劝百讽一"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