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秋别离为背景,通过精炼的意象群和跌宕的情感脉络,展现了盛唐送别诗特有的苍劲与旷达。首联"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化用苏秦典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特别指出此处用典之妙:"以纵横家之不得志,喻友人怀才不遇之状,典丽中含愤懑"。秋日芳樽的意象构成强烈反差,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评点道:"穷秋本萧瑟,偏著'芳樽'字,悲中作乐法也"。
颔联"黄金装屡尽,白首契逾新"形成工巧的流水对,喻学农在《唐诗意象论》中分析:"'黄金尽'用战国策士典,'白首新'取鲍照诗意,将世态炎凉与友情永恒并置,如双峰对峙"。颈联"双凫舄"的仙道意象尤为夺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认为此意象群"将王乔化凫的仙话淬炼为超越性的精神象征,使世俗离别获得羽化登仙的审美升华"。
尾句"俱飞向玉轮"的结法最见匠心,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专论此句:"以月轮收束全篇,既应和'秋日'时令,又暗喻'圆满'之愿。罗宗强先生谓之'举杯邀月式的盛唐气象,将离愁转化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全诗在时空处理上独具特色,程千帆《古诗考索》指出:"从汉阙秦关的历史纵深,到玉轮双凫的仙界高度,构建出立体的诗意空间"。
这种情感表达被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归纳为"盛唐之音"的典型:"在离别的怅惘中仍保持昂扬气度,黄金白首的对比见出人格力量,最终以飞升意象完成精神超越"。诗中"穷秋"与"芳樽"、"黄金尽"与"白首新"的多重矛盾统一,正印证了林庚先生关于盛唐诗歌"充满矛盾的统一体"的著名论断。